淡泊名利的归侨方定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淡泊名利的归侨方定埙
2009年10月13日 17: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位曾长期为祖国的文化体育事业作出过贡献,并曾因在海外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而被日军囚禁过三年半的老归侨,谢绝祖国政府给予他的官位和相应待遇,而宁愿只在群众体育团体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行为也许已不会被当今许多人所理解。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印度尼西亚老归侨方定埙。

  1906年,方定埙出生在湖北省汉阳市(今武汉市)。他从小热爱体育运动。1930年,方定埙在上海交通大学铁路运输系毕业后,曾到南非工作了一年,然后转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由于目睹当时海外华文学校缺乏师资的情况,他决心投身华侨教育事业,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八华中学任教多年,同时担任《新报》华文版的编辑。

  二战期间,方定埙积极参加华侨抗日救国运动。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印度尼西亚后,方定埙和数百名爱国华侨一起,被日军当局逮捕,先后被关押在西爪哇的武吉杜里、西冷和芝马圩三地的集中营内,长达三年半之久。为了鼓舞集中营内被囚禁难友的斗志,保持健康的体魄,他在集中营内创作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保健操,并带领大家坚持锻炼。

  日军投降后,被关押的爱国华侨终于获得释放。方定埙在雅加达市内创立了OK体育用品公司,经营文化体育用品。同时,他在华侨社会中积极推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他带领一批篮球爱好者成立了“求进篮球队”,并担任教练。这支球队的实力使它在雅加达华侨社会中享有盛名。1950年起,方定埙应聘为雅加达中华中学的体育教师。OK公司不仅经营体育用品,而且第一个先在印尼销售新中国出版的革命书籍和刊物,包括《中国青年》、《人民画报》和《新观察》等,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在方定埙为促进祖国文化体育事业所作出的努力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曾在1953年组织并率领印度尼西亚华侨体育观摩团回国参加篮球、排球、网球和羽毛球四项运动会。他被推举为观摩团的领队。为了加强团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亲自制定了一项“印尼华侨球队公约”,并经每一名队员签字认可。这项公约的内容共计九条,包括:“服从团体的决议”、“遵守新中国法律”和“遵守运动道德”等。

  尽管由于办理回国手续遇到困难,观摩团错过了在天津市举行的运动会,只好改为在各大城市分别举行友谊比赛,但是祖国政府和人民还是给予他们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还向印尼华侨球队赠送了墨宝。

  在这支华侨球队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由王文教和陈福寿等组成的羽毛球队。由于当时羽毛球运动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水平还比较低,印尼华侨羽毛球队在每场比赛中总是以悬殊的比分击败国内各地的运动员。这促使王文教和陈福寿等决心于1954年回国创建中国第一支国家羽毛球队,在他们和其后许多归侨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羽毛球队终于成为一支称雄于世界羽坛的劲旅。

  1960年,方定埙夫妇回到祖国,定居在北京。方定埙曾被安排担任福建省体委副主任一职,但是他没有赴任。由于他们的“海外关系”,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疯狂年代里,自然不可能逃过政治厄运。1979年落实政策后,方定埙再次被安排到国家体委任职,但他还是决定放弃国家干部待遇,而只同意担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建言献策。后来,方定埙当选为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他们的晚年生活由他们的女儿照顾。

  2006年,一生只知奉献、淡泊名利的爱国老人方定埙在北京病逝。(梁英明)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