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澳门: 粤澳“大文化”合作频繁

中新社广州十一月十日电 学者论澳门: 粤澳“大文化”合作频繁

中新社记者 吴道山

赢得“小地方、大文化”美誉的澳门,其中西合壁的“混血文化”,引起不少文人的关注,尤其是广东的学者。粤澳两地在“大文化”中合作频频。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汤开建教授,今日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作此表示。

汤开建称,该中心与澳门有关方面的合作每年均有数个,最近合作更频,项目有四、五个之多。现跟澳门文化司共同出版了《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与澳门基金会出版了《明清士大夫与澳门》一书、且拟在回归前出版四百多万字的《澳门历史文献资料汇编》,还将与澳门大学合作出版《澳门古地图研究》等。

据了解,广东与澳门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密切,成果很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与澳门相关部门均有合作。暨南大学还是目前广东唯一一家教授葡文的单位,累计已为澳门培养了近两千名学生,还有一千多名在校生,大量学子回到澳门后,为澳门的文学补充了许多新生力量。

而该中心现已为澳门有关方面培养出两名硕士,还有硕士、博士各一名(在读);计划明年起,每年送一名学生到澳门修葡文课程(一年在暨大,两年在澳门读);同时还将聘请澳门有关方面专家作兼职教授。

汤开建说,由该中心特定编写、被列为中国教育部要编写的一百种爱国主义教材之一的《今日澳门》一书,月底将推出,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社会、地理等方面对澳门进行全面介绍,是一本难得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汤开建教授的藏书颇丰,仅与澳门有关的文献就有数百种,图片数千幅,涉及中文版、英文版、葡萄牙文版等多个版本。

据悉,澳门回归后,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中心还会组织人力,与澳门有关方面共同编辑出版《澳门编年史》一书。(完)

最近更新日期:1999年11月11日
© 1999,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转载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