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0年09月25日 星期一

Media999 ad



中新专著>文化篇>学府书店

千年学府翰墨香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因岳麓山而得名,它和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据考,早在唐末五代即有寺僧智璇在此处读书。宋太祖开宝九年,潭州(现长沙)太守朱洞采纳刘鳌的建议,创建了书院。祥符八年,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匾额,从此书院名闻天下,声誉大振。南宋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授徒达千人,是岳麓书院的鼎盛时期,有“潇湘诛泗”之誉。明初,由于朱元璋推崇官学,书院地位下降;明中期以后,才重新受到重视。到了清代,康熙、乾隆都曾御赐匾。1903年,在引进西学,废书院之风的影响下,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岳麓书院曾几经灾毁,又几经修复。现存书院是清代所建,为中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它座落在岳麓山青枫峡出口处,背倚层林叠秀的赫羲峰,面临碧波粼粼的湘江,有“大泽深山龙虎之气”,可谓地势不凡。书院内,飞檐流彩、青石铺地、白壁红柱、互相辉映。整个书院清雅、幽静,实为读书养性的佳处。在书院的建筑格局上,体现了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历代相沿发展,大体未变。

  从正门步入书院,迎而便是赫曦台。台左右两壁各有一个一丈多高的大字。右壁上是“寿”字,左壁上是“福”字。只是福字与“寿”字相比,总觉略为逊色。

  下赫曦台,穿过大门、二门,对面就是讲堂。讲堂是古代书院进学的地方,厅中悬挂有两块金字木匾:康熙御书的“学达性天”和乾隆御书的“道南正脉”。进堂左右两壁嵌有朱熹到书院讲这时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石刻,每字足有一米见方。讲堂中央摆有红漆木椅,是大师讲学之位,听课的生徒则在讲堂前的石板地上置草团而坐。有趣的是此处并排摆着两张木椅,而非一张。原来,宋乾道三年,朱熹自福建崇高来长沙拜访当时的山长张(大+式),两人观点不同,主张“格物”的张(木+式)和主张“唯心”的朱熹在讲堂会讲、争论,吸引了上千生徒,一时书院外的“饮马池立涸”,开了书院不同学派自由讲学的先声。因此,在讲堂设置两张椅子也一直沿袭下来。

  书院右侧的诸贤祠、文庙是祭祀之所,北面最高处的御书楼是书院藏书之地。清时藏书达六千卷,可惜抗战时会毁于战火了。

  岳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不少历史人物,如王船山、魏源、左宗棠、曾国潘、郭嵩涛、黄兴都曾就读于此。书院改名学堂之后,大批爱国志士如陈天华、邓中夏、蔡荷森等来此求学。毛泽东早年也曾多次寓居书院的半学斋,主编“湘江评论”。(1990年)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