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民俗篇>年俗

七月十五放河灯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传统风俗,每逢旧历7月15日,人们照例要到北海公园参加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大放河灯。是日夜晚,北海太液池之上,南迄双虹榭边,北至五龙亭畔,荡漾的碧波涟漪之上,灯火晶明,如银河群星,明灭浮动,景色极为壮观。

  河灯究竟是怎样飘在水面上的呢?原来这灯是用半个掏空了的西瓜制做的,瓜皮中间用一根削尖的竹签插一只小蜡烛,然后点燃,它就随着微波荡漾在水面上了。

  这天黄昏,明月初升,北海漪澜堂两侧的走廊和北河沿岸的四周以及金鳌玉(虫+东)桥边,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7月15盂兰会起源于佛教盂兰盆,梵语“盂兰”本为“乌兰婆拏”,翻译成中文意思即“救倒悬”。谓以盆贮百味,供养诸佛,以救众生倒悬之苦也。故事是讲昔日目莲僧之母入地狱,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莲以其母死后极苦,如处倒悬,求佛救渡。佛令他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即7月15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中国自梁代开始仿行,后世除设备饮食供僧外,还加拜忏、放焰口等,相沿成习。

  据《目莲救母变文》称:佛弟子(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莲遍历地狱,寻找母亲青提夫人,终于依仗佛力救出母亲。

  宋代杂剧有《目莲救母》。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莲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明代郑之珍的传奇《目莲救母劝善戏文》,清代张照的传奇《劝善金科》以及近代的目莲戏,都是写目莲救母的故事。宣扬因果报应思想。但也有些片段如昆曲《思凡》、《下山》,经过修改加工润色,已成为戏曲保留剧目中的独立单出折子戏。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