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戏曲影视

对联入戏文



  1936年,京剧名须生马连良在北京西长安街盖起了“新新戏院”,从此,马连良有了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马派新剧如雨后春笋,接连推出。《胭脂宝褶》即是其中之一。

  《胭脂宝褶》演明永乐帝上元夜微服观灯,在酒馆遇书生白简,永乐帝出联,白简应对,得以封官的故事。剧中,马连良扮的永乐皇帝,儒雅风流,气宇不凡;名小生叶盛兰扮的少年书生白简,少年老成,机敏过人。尤其永乐帝与白简相逢在遇龙酒馆的一段戏,二人配合默契,演得妙趣横生。

  先是永乐帝得知白简是四川重庆人时,即兴将“重”字拆为“千里”,出上联为“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白简亦将“大”字拆为“一人”,对曰“一人是大,大国大邦大明君”。永乐听了,十分欢喜,又据元宵放灯,天子与民同乐的情景出了上联,曰“灯明月明,大明江山一统”;白简即答:“君乐臣乐,永乐天子万年”。这自然使永乐天子“乐”不可支,于是白简封官,演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胭脂宝褶》中的这两付对联连同天子微服出访、观灯的情节并非凭空杜撰。在清梁章巨编辑的《巧对录》中有两条记载: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微服行至一酒肆,和一监生对座。席间,朱元璋得知监生籍四川重庆,遂以“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为上联邀对,监生使用“一人为大,大国大邦大明君”为答。另一条记载则是永乐帝在京师奉天门观灯,出联招有江苏“神童”之称的鼓印山应对。上联为“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彭印山对曰:“君乐臣乐,永乐万年”。《胭脂宝褶》剧中,把永乐与彭印山对联各加二字,扩充为“大明江山一统”,“永乐天子万年。”又巧妙地把朱元璋与监生酒馆对联事一并加在永乐天子身上,使演出风趣感人。

  剧中还有一笔,即在永乐帝与白简对对之前,白简已应永乐帝之命,先有文章呈上。永乐帝看后,有“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好文才也”的评语。“文才”有了,“不知他的口才如何”,于是出对“口试于他”。可见白简当官经过了“笔试”、“口试”的几道关口,也不是仅靠“拍马”便可跻身宦海的。

  “胭脂宝褶”这出戏现在不常演,只有北京的马长礼等马门弟子偶尔演其中的片断,因此这些妙联也就很少在舞台上听到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