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美食篇>瓜果蔬菜

浮瓜沉李六月天



欧阳原功《渔家傲》词咏北京岁时风土,其《六月》云:“六月都城偏画永,辘轳声动浮瓜井……”所谓“浮瓜沉李”,没有吃过井水,没有用过辘轳绞冰凉的井水来浸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首词的情趣的。北京旧时吃井水,如家中有口好井,现绞出的井水,即使在三伏天,也不过三、四度的温度。用来浸瓜,浸透之后,吃起来,真是如嚼冰啜雪,满口既凉又甜。 北京出产好瓜。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沙果门外、北面远郊顺义、沙河等地,旧时都有不少好瓜地,也有不少世代为业的好瓜农。先是甜瓜、香瓜上市,后是西瓜上市。《燕京岁时记》所谓:“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叫卖,有旱金坠、青皮脆、羊角蜜、哈蜜酥、倭瓜瓢、老头儿乐各种。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实际还不只这些品种,如甜瓜中的“灯笼红”,西瓜中的“六道筋”,也都是很好的品种。有一年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瓜农引进广东种、台湾种的瓜籽,培育出花期早、上市早的“早花西瓜”。个子虽不大,但瓤中瓜子少,而且只只又甜、又沙,现已成为北京西瓜中最好的品种了。 种西瓜最好是沙地。北京四郊这种地很多,瓜农们辛辛苦苦地世代经营。旧时种西瓜是很麻烦的,瓜藤要用沙土逐根压好;施肥一定要用大粪,开花时要养花。人工授粉,一定要按瓜秧逐棵把“根瓜”、“梢瓜”留好。瓜长到一定时候,还要用稻草、麦秸编个圈垫好。到时候瓜地里要搭窝棚,住在里面日夜“看瓜”。有出京剧“打瓜园”,其背景就是这种瓜田、瓜农。“看瓜”的瓜农一早一晚,小板凳坐在瓜棚前,抽着叶子烟,喝着酸枣茶,和人闲聊着,等着瓜贩子来趸瓜。过中人要吃个瓜,多少给两个小钱,甚至不给钱,叫声“大爷”,道个“劳驾”就可以了。种瓜人和他的“瓜”同样地沙甜厚道,“斜阳古道卖西瓜”,诗的意境永远是值得思念的。 六月(指农历)里,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卖西瓜的。《燕京岁时记》所谓: “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既能清暑,又可解醒。”卖西瓜的有一套切瓜的功夫,也有一套挑瓜的本事。捧过一个来,先看看四周光不光、圆不圆,有没有磕磕碰碰的地方,再看看反藤,要碧绿的“活秧”,不要焦黄的“死秧”;再看花蒂处,叫作“收花”,“收花”越小越好;再拍拍弹弹、听听声音;生瓜硬如石块,瘘瓜音如败絮;拍上去声音如打足气的兰球,便是好瓜。有此水平,便可以赌“打瓜”了,谁还记得此乐呢? 旧时的京城,西瓜十分便宜,价格与蔬菜差不多。西瓜的上市时间大概两个月左右,从农历五月下旬开始。京南大兴县,是京城附近主要的西瓜产地,而大兴县之庞各庄出产的西瓜,又堪称“西瓜之冠”。庞各庄古称“六达之庄”,由于风沙的淤阻,加之永定河水泛滥,这一带形成了独特的沙质土壤。庞各庄出产的西瓜个儿大,表皮鲜亮,以瓜瓤肉质沙甜而饮誉京华,倍受青睐。据明沈榜《宛署杂记》载,每年农历六月,庞各庄的瓜农必要精选最好的西瓜30个,送到太庙,作为皇室祭祖之供品,并供皇室享用。故人们又将庞各庄的西瓜称之为“贡瓜”。 当时,每逢盛夏,路边的树荫下便会摆起许多卖瓜的小摊。卖西瓜是极有讲究的。首先要懂西瓜,要能够隔着瓜皮看出里面是生还熟,熟到什么程度,这些外人是很难学会的。卖瓜的摊子也很有趣,先支一个2米多长,1米多宽的案子,上边用浸湿的蓝布一盖,显得既干净又漂亮。切西瓜专用的刀,有1尺多长,2寸多宽。西瓜就堆放在案子底下或旁边。选好一个西瓜,先从中间切开,再切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块。整齐地摆放在案子上,在湿蓝布的衬托下,红瓤黑籽,十分好看。卖瓜者手摇一柄芭蕉扇,边摇边吆喝,那吆喝声很悠扬动听,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吃来哪——脆沙瓤儿的大西瓜……” 过往的行人听到吆喝声,再一看那沙瓤的西瓜,便不免要坐下来,花很少几个钱,吃上几块,既解渴又消暑,又可歇歇脚,真乃美哉!悠哉!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