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中新社十六大特写:网上网下 其乐融融(多图)

2002年11月08日 19:31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八日电 题:网络媒体担主角

  中新社记者 齐彬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今天上午隆重揭幕,步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代表们发现,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南侧,新增了一排专线上网电脑。轻点鼠标,官方新华社所属的新华网“中共十六大”实时报道网页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与新华网一起倾情演出的还有人民网、中新网等众多境内外网络媒体。首次参与报道中共全会,网络媒体即凭借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超越时空限制的海量信息以及网上网下互动等特有优势,一举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起平坐的主体新闻媒介:

  ——十六大开幕式,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外,新华网、人民网以及中国网也进行了实时报道;

  ——滚动播出、层层链接,海量的新闻信息给予受众充分的选择自由;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媒体集中了各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有声有色,入耳入脑;

  ——代表频频做客各大网络媒体的论坛,与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网友交换意见,互诉心声,网上网下,其乐融融。

  网络媒体的参与,使得在北京召开的十六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和中国普通百姓轻松便捷地自如沟通。

  在网上论坛中,各地网民表达心声。他们有的纵情赞美祖国、讴歌中共的丰功伟绩,有的则对实际工作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

  一位网民写道:“依法治国,就是依法行政,以法律来约束和引导政府行为……法律条文应该更加细化,更具有可实施性。”

  也有网民说,“要重视推广开放地区的经济建设经验,大胆发展加强发展主要发展非国有经济。千万要在观念上积极接受有效的新的经济手段和形式。只要能够有利于国富民强,什么有效就干什么!要坚决否定固步自封、不与时俱进的政治经济观念。”

  热衷于十六大报道的不仅有中国内地的媒体,众多的境外网络媒体同样对十六大倍加关注。

  BBC中文网在当地时间今天凌晨发出的大会开幕消息和述评中称,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谈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制,外交和文化等,面面俱到。“在关键的时刻,一个段落结束之前,抬起头来,语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就如同一首交响曲结尾时出现的高潮”。在该网站的十六大专题中,有网上视频直播,有实地录音报道以及一系列的背景报道。

  而台湾地区的联合新闻网上午十一时许发出的述评则说,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以前所未见的较长篇幅谈台湾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可以谈”,即“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网络媒体的兴起不过是最近几年的时间,然而其影响力却急剧膨胀。这从网民的数字即可窥一斑:截至今年七月,仅中国内地,网民就达四千五百多万;而四年前,这一数字仅为一百二十万。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媒体的未来,将不可限量。(完)


 
编辑:吕振亚
相关专题: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