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2日星期一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花费三千万完成水稻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

2002年12月02日 10:53

  中新网12月2日电 中国科学家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并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因起海内外的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博士韩斌,

  谈起这项成果的意义,韩斌介绍说,水稻基因测序就工作本身而言是一个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口粮问题,全世界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中国此次的测序结果已经达到了目前世界的最高水平,《自然》审稿人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性的事件。

  在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大约承担其中的10%,在众多参与国中,中国是第一个成功完成的,打个比方,12个人赛跑,中国第一个撞线。

  韩斌透露,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当时的预算将近上亿美元,中国可以说是几个参与研究的国家中最节约的一个。美国在已经具备齐全的研究设备和研究场所的条件下还用了将近1300万美元,而中国所有的基础设施加上科研费用的花费还不到其三分之一。

  韩斌认为,这项成果的意义首先是信息共享,如果12条染色体都让一个国家来研究,恐怕花上50年也研究不完,甚至最终也拿不出任何的结论。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更具意义的是能为将来建立国家级基因研究实验室提供基础,无论是人才方面,还是设备方面。

  那么,基因测序成果何时能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亩产万斤真的能变成事实吗?韩斌解释说,用汽车来做比喻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只把轮胎做得出色,就指望汽车能比火车跑得快显然不现实,因为决定一辆汽车性能的好坏还有仪表、机械种种因素。中国现在公布的研究结果只是水稻研究中最基础的一环,就像汽车的轮胎。另外,有了基础的科研结果并不能马上投入实际生产中,“上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讨。

  韩斌还透露,中国还要继续完成一个自己启动的染色体项目。这次是和国内的一些机构进行合作,进一步对水稻基因的功能进行鉴定。深入进行功能的研究可以把一些实验结果通过实践的方式变得更有价值。(杨柳)


 
编辑:李艳敏

相关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揭开水稻“基因天书”一角 (2002-11-22 09:18:24)
          中国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 (2002-11-21 14:15:40)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