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谊坦言:北汽控股上市不能一蹴而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徐和谊坦言:北汽控股上市不能一蹴而就

2010年10月09日 15:49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汽的股改已顺利完成,距离上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9月2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汽控股)正式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

  北汽股份成立共募资106.42亿元,其中以股权和实物资产出资81.42亿元,以现金出资25亿元,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股份总额为50亿股。

  这一天的到来,可以说是让北汽的当家人徐和谊真正地长吁了一口气。因为这标志着北汽的股改已顺利完成,距离上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艰辛成长

  北汽虽然是生在“天子脚下”,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条件和地域条件,但是北汽的成长之路却充满了磕磕绊绊,可用艰辛和曲折来形容。

  1984年1月,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组建了中国最早的合资公司北京吉普公司。北京吉普在当时的越野车市场独领风骚,但因为北汽内部管理的一些问题,上个世纪末期,北京吉普慢慢走向没落,北京吉普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与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下称韩国现代)的合作过程中,北汽看起来荣耀光鲜,北京“现代速度”被广泛赞誉,但实际上,北汽在其中并没有获得足够大的收益,生产一款新车型要交纳所谓的入门费,工装设备、零部件购买要忍受韩方的盘剥,组装过程中还要支付技术援助费……韩国现代掌握了合资企业大部分的利润。

  在与奔驰的合作中,北汽也没占到太大的好处。

  在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的自主品牌纷纷开花结果之时,北汽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差等生,徐和谊自己也曾经用“一毛没有”来形容北汽的自主品牌。

  而北汽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远远低于它的市场地位。2009年,北汽首次突破产销100万辆,全年共生产汽车127.14万辆,成功实现“千亿元销售收入”,位列我国汽车集团第五位。但据罗兰贝格调查显示,北汽品牌圈内影响力排名却大致在第十位。

  在外界看来,北汽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

  而实际上,深受没有品牌和技术之苦的北汽已经在默默积蓄力量。早在2007年,北汽就成立了北汽研究总院、乘用车事业部、动力总成事业部、新能源基地,为成立自主品牌修了“栈道”。

  2009年12月,北汽与通用、萨博达成协议,收购通用旗下瑞典萨博汽车公司9-5、9-3系三个整车平台、两个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及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这让北汽自主品牌开始了加速跑,使北汽乘用车开发时间缩短了4~5年。

  与此同时,北汽还在中南、华南、西南和华北四个方位完成了均衡的战略布局。

  更为关键的是,徐和谊基本理清了北汽内部千头万绪的复杂关系,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为北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始发力

  今年,抢在国庆前,大器晚成的北汽终于开始发力。

  按照北汽自己的说法,成立北汽股份的目的一是为了给北汽自主品牌建设打通融资渠道,二是能在未来北汽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北汽这番表现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就是要在规模上努力实现产销达到并超过200万辆,以获得国家最有力的政策扶持。

  众所周知,在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家首次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国家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由此可见,规模已成为国家考量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也成为国家进行区别扶持的重要依据。而从北汽的产销现状、产品结构以及近期的一系列举措,也能看出北汽对位居行业第二梯队的位置并不满意,其有拼规模挤进第一梯队的决心。

  从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销售情况来看,北汽已经累计实现了96.75万辆的汽车销售。也就是说,在今年时间进度仅过66.67%的情况下,北汽就几乎已经完成《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要求,而如果按照其前8月的平均增速来推算其今年全年的汽车销量,就将达到145.13万辆。也就是说,其距离200万辆产销目标仅差55万辆左右。这种情况下,北汽当然不甘心屈居第二梯队。

  而从今年前8个月北汽几大类车型的销售情况来看,北汽的微车(交叉乘用车)销量极低,仅有0.33万辆。为补齐这块短板,北汽于去年就开始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年产能达20万辆的微车基地;今年8月,北汽又与重庆银翔签下了一期投资15亿元的合作建厂协议,重庆合川成为北汽第二个微车基地。当时北汽公关部门人士就表示,挂着北汽自主品牌商标的微车预计将于2011年面市,并称微车是其自主品牌的部分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汽成立北汽股份的战略意图:先通过北汽股份的整体上市给包括微车在内的北汽自主品牌建设打通融资渠道,而后在实现产销规模200万辆的情况下,获得国家支持,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可以说,实现产销规模突破200万辆,是北汽股份成立的第一目标。

  起跑就已经落后一步的北汽,希冀借助资本的力量启动一场加速赛。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