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车约达70万辆 跑6趟或有4趟空驶(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北京公务车约达70万辆 跑6趟或有4趟空驶(2)

2010年11月02日 10:40 来源:CCTV-今日观察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公务车限行措施的出台,将从一定意义上延续奥运期间的交通保障措施,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务院全民节能的号召。2008年9月,山东省也曾提出对公务车进行排号轮休,每车每周少开一天,带头推进节能降耗,排号轮休实施后,相关人员可采取公务车拼车,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

  办公务,一定要坐公务车吗?在城市道路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公务人员换乘公交出行,将对减缓交通压力带来哪些变化?问号的背后引人深思。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短片里也看到这样一个建议,就是说公务人员在出行的时候,也建议使用公共交通,比如说地铁,公共汽车,那第一,这可不可行?还有一个就是说,这个公务车辆,对于交通拥堵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来分析一下。

  刘戈:其实从比例上来看呢,现在来说,公务用车所占的总的车的比例来说的话,已经比以前大大下降,以前是公务车多,私家车少,现在整个翻过来了,但是公务车呢给人的印象中,它的使用的占用道路的时间和频率会高。我们来算一个帐,如果要是有一个人,他现在自己开车去一个地方去吃饭,那么他自己开车去一趟,回来一趟,两趟解决了,如果需要有一个司机去接他送他,可能就需要6趟,就是司机自己空车去一趟,接上他送到饭店,然后从饭店再回来,司机再回来,然后再去再送他到家,再回来,6趟,那么有4趟是空驶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空驶率比较高。

  刘戈:对,那么如果要是公车被私用的话,经常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那么被私用,被滥用,那么这样的话,表面上看起来总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它占用道路的时间长了,你比如说出租车,我们就会进行这样的一个演算,出租车它只占到总车辆的百分之一点几,但是我们的感受出租车到处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出租车几乎二十几个小时都在路上跑着,现在很多的公用车,我们国家的规定的话,副部级以上的领导才会有专车,但是现在有一个地方副科级的领导也有专车,这样的话有司机,那么这样的话确实像有些人分析的,1/3是公用,1/3是家属用,还有1/3是司机用。

  主持人:所以它的占有量就是比较大的了。

  刘戈:对。

  霍德明:公用车,公务用车,在中非论坛的时候我还记得,大概封掉了将近50万辆车,那到现在为止,我相信这个公车应该大概是六七十万辆吧,如果是以七十万辆来算的话,北京市有400多万辆汽车,所以它占的比率严格讲起来,不算太小,大概就是1/7,1/6左右,这样就是说相当于一个礼拜七天的话,有一天是公务用车,如果按照正常使用频率的话,它还是会占到这么多资源。

  主持人:那么我们现在也看到有一些呼吁,就是说私家车要承担更高的出行费用,比如说看得到的,已经开始的停车费在不断地往上涨,还有一个就是说私家车出行的时候,相关的一些道路的使用费,比如说你走二环,你走三环,可能会收取一些相关费用,大家也在有这样的建议,那么对于公务车是不是也同样的适用?

  霍德明:的确,其实我也注意到,最近尤其是北京市里面,城区里面的,要使用私家车的话,必须要提高它的成本,但同样的逻辑,如果说是私家用车,在城区里面使用,需要付出这么高成本的话,难道公用车就不需要,没这个成本吗?肯定也是有这个成本,甚至可以说比这个成本更高,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绝对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公私不是分开来的,公私甚至应该是说相互比较,相互提升,你这个地方如果对私家车要有任何的限制的话,那么对公务用车更要有更深的一个所谓的抑制,当然像你刚刚提到的,平常办公务的时候,坐出租车也可以,回来报销嘛,再不然就是坐地铁,还有打这个公交车,都是一个处理事情的好方法,总而言之,不能够光处罚私家车的使用,而对公务车的使用肯定要有相当公平的,而且甚至更严厉的一个抑制作用。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这个交通拥堵是很多大城市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也同样是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那么这个拥堵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了,那么如何综合的来整治?稍候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这个汽车太多,然后路太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今天我们撇开这个原因不谈,我们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寻找一些,还有哪些原因,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来整治这个交通,今天参与的朋友也很多,今天我们看到有漫画,这里有一幅漫画,两位评论员来解读一下。

  刘戈:现在明显的周末的时候堵车比以前多多了,那么在这里面的话,所以作者就在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公车,在周末的时候,本来它应该歇在车库里头,这时候也加入到这样的一个行列里来。

  主持人:再来看这第二幅。

  霍德明:你看这个就是现在科技的应用,你看GPS可以装在现在出租车上面了,将来GPS也可以装在公交车上面,包括你要怎么样报帐这些东西,我相信科技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其实这是一个技术的管理方式,在技术上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很容易,对于这一点媒体也是相当的关注,现在我们就集中地来了解媒体方面的观点。

  交通广播录音:“5065”说京港澳进京史无前例的堵;“良乡上高速就开始堵车了”;“6599”说“京港澳这是怎么了?堵的我都不知道在哪了”。

  记者:在这个不足五公里的这段路程,我们大概走了有45分钟。

  堵车困局怎样破解?公务车限行和改革如何推进?媒体和公众都在发问。

  《长江日报》文章,把堵车单纯归结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最具市场的做法,言下之意在于,堵车这样的问题,对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但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一个公车数量和公车消费世界最高的国家,这可不是城市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制度莫忘公务车改革,新华社文章,在让私家车承担更高的用车费用之前,是否该彻底整治一下公务车辆?在有限的道路面积上,不但要降低公务车的数量,还要严格控制,监管其使用频率,效率和成本,力争让各级公务员乘公交出行,骑自行车出行,成为一种风气,成为公交出行比例中最先提高上去的部分。

  《中国经营报》援引专家观点,北京的交通困局根本的解决方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地铁是这个城市唯一的,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二是逐渐的修整城市规划,向真正多中心,多区块的方向调整,打破环线的破坏性统治地位,发挥地铁线路的效率。

  中国经济网文章,用经济手段调节,是所有汽车社会国家都曾经走过的治堵之路,实际效果甚微,路政和市政建设上,特别是在立交桥的架设时,根本看不到设计为行人和自行车考虑的理念。堵车在于人心和对交通本质的认知,不在全社会层面上改变出行理念,永远是治标不治本。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