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记者解密超跑俱乐部:我们不都是"富二代"(2)

2010年12月27日 10: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玩古董的比我们幸福”

  在超跑俱乐部,很多车主拥有不止一辆超级跑车,一些会员还是跑车收藏者,别墅车库里停着三四辆超级跑车。在玩超级跑车的同时,他们对日常代步车的挑剔程度也非常高,宽宽在开车十几年以来,已经更换了二十多辆车,平均每年都要淘汰一次。“但是对待跑车我就要慎重很多,每购入一辆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毕竟需要几百万的数目,不是随便的。”宽宽说。

  开这样好的车,在路上肯定随便怎样飙都能赢。然而宽宽却说,俱乐部内有两项明令禁止的行为:酒后驾车和公路飙车。“我们只在正规赛道内合法飙车,不会在环路、高速路上飙。我们有长期合作的代驾公司,我不会拿自己的命和车开玩笑。”宽宽说,曾经有一次他在路上开着兰博慢慢走,一辆奥迪噌地超过去,在前面等着。“我就不追,你的奥迪蹭一下花多少钱修,我的车要多少钱?你要飙你去吧,反正我不去。”

  在俱乐部内,每两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在赛道内的赛车活动,很多爱玩车的一次就要花费1万多元更换赛车专用车胎,而这种车胎只能开两三次就要报废。“玩车的确是一种很花钱的项目,但就像任何别的爱好一样,这就是我的爱好,并不涉及炫富什么的。”宽宽说。

  宽宽的第一辆跑车是法拉利F430,是28岁时拥有的。“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才让我花一大笔钱去拥有这辆车。喜欢车就跟那些喜欢集邮,喜欢古董的人一样。我参加过一次古玩拍卖会,随便一个东西就能换走我的车,那些收集者我想比我们玩车的幸福多了,至少他们不会被社会抵制,还不会被骂。”

  俱乐部明年将转向商业化

  超跑俱乐部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比较“神秘”,关于超跑俱乐部的事情大多存在于“传说”中。不过现在超跑俱乐部也开始慢慢地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今年10月,超跑俱乐部举办了一次向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募捐活动,为协会募集了三卡车狗粮和十几万元资金,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以俱乐部的名义组织公益活动。宽宽说:“我们把活动公布在网上后就有网友开始骂我们,说我们放着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去帮,去捐助动物。其实那些我们的会员都在做,之所以以俱乐部的名义捐助小动物,是因为这是目前在中国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领域,我们想从一个实实在在的点入手,带动更多人去做。”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在为俱乐部付出,目前俱乐部管理单靠我和可乐很吃力,我们准备逐步将俱乐部做成商业化管理,明年可能要把会所开起来,收取一定会费,请专门的人来做管理。”宽宽说,“在国外超跑俱乐部是一个产业链,它可以带动很多消费,附加值很大,我们已经看到这个行业的巨大空间,这也有可能成为我以后的事业。”

  文/本报记者 史祎

  对话

  “开跑车不是为炫富

  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超级跑车俱乐部已经成立近两年了,此前这个群体的存在很少为外人所知,而近期关于超跑俱乐部的传言也开始慢慢地多了起来。对于“炫富”的说法,俱乐部的两位创始人宽宽和可乐认为,他们只是选择了一种方式。

  记者:俱乐部成立近两年了,原来一直给人感觉很低调,最近为什么开始接受媒体了呢?

  宽宽:在做俱乐部前我没接触过媒体,也没有刻意低调或是高调。俱乐部现在越来越壮大,我希望用自己的能量,做一件里程碑式的事,那就是带动中国的汽车文化。希望中国将来能有自主品牌的超级跑车,F1领奖台上也能有中国车手,在世界赛车界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人从哪来?只有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文化,这些人才能成长起来。

  记者:你们组织的这些公益活动和最近发生的一些豪华汽车撞人有关吗?你们是在扭转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看法吗?

  宽宽:我们和那些人没有关系。现在整个社会舆论就是这样,看见开好车的就说是“富二代”,就归为一类,其实我们也很委屈。我们不考虑去扭转谁的看法,不是为了让谁说我们两句好话,只是认为帮助别人自己会觉得很快乐,至少我们在做,而不是网上那些人在拿嘴说。拿出实际行动的比拿嘴说的更给力。

  再说,杭州撞人的开的是什么车,我们会员开的是什么车?一辆几百万、上千万的车,您敢玩了命开吗?我是不敢。像我们俱乐部会员这样真正玩车的人,根本不会上马路去飙车,我们都是在专业赛道里去感受速度。

  可乐:我们不是扭转,而是“带动”。我们希望带动喜欢车的年轻人去合法地飙车,下赛道飙车,去玩汽车运动。另外一点是避免大家对我们更多的误解,的确,我们俱乐部里有很多年轻人,很多所谓“富二代”,但是这里面有很多是自主创业、白手起家的。

  比如我小时候,父亲早逝,家里条件困难到需要全年级同学给我捐款,才可以不辍学。大学我学的又不是自己喜爱的专业,但是工作以后我无论在任何单位或公司,都是做得最好的那个,所以我才有机会结识人脉、自己创业。

  记者: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超跑俱乐部成员要定期更换新款跑车,否则会被踢出,是这样吗?

  宽宽:没有这样的事,我们有的会员还拥有古董跑车呢,也没有定期更新的要求。我们的要求是保时捷911以上车型、会员要是车主,并且我们要见到车。不能你说你有车,但从没见开出来,那是不行的。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大众对你们“炫富”的评价?

  可乐:其实在北京买得起跑车的人太多了,卖一套房就能买一辆跑车,甚至好几辆,我们没必要去炫耀什么。只是很多人没有这个观念,大家还是觉得这辈子守着两套房就很幸福了,不去寻找那种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

  在SCC俱乐部里,有的人可能拿出自己十分之一的闲散资金去购买自己喜欢的车,有的人可能要拿出自己全部的闲散资金。这和你喜欢一台笔记本电脑,可能会攒几个月的工资去拥有它一样,还是要看这种喜爱之情有多深。

  宽宽:我觉得那些关于“富二代”的说法正好迎合了某些人仇富的心理,他们一方面骂着“富二代”,一方面又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

  其实我还仇富呢,财富这事没有止境。我自己并不是“富二代”,职高毕业就走进社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广告公司,把印着广告的遮阳伞扛到中关村所有的报摊,当时我一个人扛着五把大伞在太阳底下走,看见人家坐在夏利里吹着空调,真是羡慕嫉妒恨!但没辙,你要想坐在那车里,你得踏踏实实去挣钱。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白领,那对我来说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记者:在网上有人说,一家外国媒体采访SCC会员的时候问“你为什么会买这辆超级跑车?”记者期待的答案是关于汽车性能的评价,得到的答案却是“Because my father is very rich. (因为我爸爸很有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回答?

  宽宽:当时外国媒体记者问的问题是:你才二十几岁,这么年轻为什么就能拥有这辆超级跑车。我们的会员回答的是,我很喜欢跑车,但我自己没钱,我爸爸有钱,这是他给我买的。而不是像网上说的,记者期待关于性能的评价。我们的会员没那么“二”。

  记者:超跑俱乐部圈子越来越大,你们两个人怎么管理?

  宽宽:以前是打一圈电话或是群发短信,但现在人越来越多,我们已经感到很吃力了。现在交流或是通知活动的方式基本上靠微博,我发一条微博,大家一响应,就来了。明年逐渐要转入商业化管理,请专门的人来做,同时可能要收取一定会费。

  文/本报记者 史祎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