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坐大”还是两手空空?国内车企重组风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一夜“坐大”还是两手空空?国内车企重组风云(2)
2009年05月12日 16:29 来源:汽车007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地方利益与行业利益的对抗

  广汽-华晨 成功指数:70%

  自《细则》明确对国内汽车业重组进行支持后,华晨就一直陷于被重组的传闻漩涡之中,其绯闻对象:北有实力雄厚的一汽,南有财大气粗的广汽,这两家腰包盈实的企业都瞄上了华晨这个有着良好研发能力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

  从行业角度分析,广汽与华晨在各自的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广汽集团旗下有本田和丰田两家合资公司,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的趋势下,也开始制定自主品牌的发展规划,并希望收购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华晨汽车是国内发展最好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其高起点的自主品牌战略被认为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它的资金瓶颈一直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相关部门牵头下,广汽集团开始和华晨汽车接触,欲利用华晨汽车成体系的自主品牌,和广汽集团雄厚的资金优势,使双方形成互补。

  尽管业内看好,但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依旧否认了重组传言,究其原因,华晨高层就重组事宜征求省政府意见,并表示了近期确实有不少国内企业提出各种形式的合作。但辽宁省对此的指示是:并不希望华晨离开辽宁,坚持自主发展。

  华晨汽车是辽宁省最大的汽车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410亿元,上缴税金29亿元,是辽宁省汽车工业的龙头。地方利益与行业利益的巨大矛盾,成为目前推进汽车兼并重组的最大阻力。辽宁政府不愿看到华晨离开是必然,然而这次行业发起并购潮的主推手是中央,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地方利益服从中央利益。纵然辽宁省政府有万千不舍,也不抵中央一纸公文。因此,广汽集团与华晨汽车的联姻仍然具有很大的期望值。

  北汽多绯闻:处处留情,从不定性

  自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举旗确定“大北汽”的思路,并确定到2010年要完成200万辆的产能目标后,北汽一直谋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并购。然而,北汽从不明确并购对象的指向,先后与昌河汽车、长丰汽车、福汽集团以及力帆汽车等传出绯闻。

  北汽-力帆成功指数:30%

  去年7月,美国国际集团认购力帆集团13.5%的股份,力帆从中获得9000万美元资金,这让尝到甜头的力帆汽车董事长尹明善,坚定了其资本市场追逐之路。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尹明善和力帆汽车相关人士都在不同场合表达对上市融资的渴望,“将出售部分股权”其暧昧的语句中透露了与北汽的绯闻关系。

  “为了完成‘大北汽’目标,北汽方面不排除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收购力帆汽车,福田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山东一个小厂经过十年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分析人士表示。

  北汽与力帆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具备了合作的基础,但并购却存在原则上的问题:参股后,由谁来控股。从力帆汽车的发展史看,尹明善不会放弃品牌和企业经营权。而北汽既然使用参股的方式对力帆汽车进行并购,自然需要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双方很难达成共识。

  北汽-福汽 成功指数:90%

  根据北汽内部传出的消息,北汽的重组对象确切集中到福建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福汽集团)和长丰汽车两家身上,只等最后的抉择。

  北汽与福汽集团双方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也进行过多轮接触,因为彼此都是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以及三菱汽车在中国合作伙伴,外方伙伴也一直有意双方重组,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此次《细则》内容为其带来了契机。

  如果北汽和福汽重组,戴姆勒、克莱斯勒以及三菱的重心或许重新向北京偏移,而三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也不用再三心二意,北汽将是他们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两者的并购重组后对旗下经销商管理、经营也带来相当的便利。

  三角恋期待

  关于长丰汽车的重组传闻颇多,且每条似乎都能说得有理有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长丰汽车都处在“被并购”方。

  北汽-长丰 成功指数:60%

  北汽与长丰的绯闻契机在于,按照北汽的规划细分,到2010年末,旗下北现将拥有60万辆产能;福田汽车产能将提升到80万辆;北京奔驰和北汽有限将保持现有的10万辆产能;北汽南方制造基地也将拥有20万辆的产能。距“十一五”期末所制定的200万辆产能有20万辆的缺口,而长丰汽车目前的产能不大不小,刚好填满北汽的“胃口”。

  北汽与长丰优势互补的特点比较明显。双方虽都是国内老牌越野车制造企业,并都具有生产三菱技术SUV的经验,但经营的产品向来有较大差异,技术上有一定的互补性;在自主品牌轿车方面,长丰尚未制造真正意义上的轿车,但已经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将从中低端车型入手,北汽方面则刚刚开始自主品牌轿车计划,并定位在中高档市场。

  广汽-长丰 成功指数:70%

  对长丰汽车心仪的并不只北汽,广汽集团也表露出了意向,并已有进一步消息传出。有报道称从长丰汽车一位副总经理处获得确切消息:广汽已经与长丰谈妥收购方式,最快将于10月公布收购事宜。

  长丰董事长李建新日前表示,长丰汽车将抓住机会做“加法”。尽管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但长丰与广汽、北汽的合作都有可能。

  对广汽集团而言,长丰汽车在生产SUV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恰恰是广汽的短板。所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包括,广汽收购长丰,或双方和三菱汽车共建合资项目。前者涉及到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收购变更,而双方存在争夺控股权的矛盾,因此以共建三菱汽车的项目方式进行合作更为可行。

  观点篇

  重组:为规模于事无补

  纵观国内外车企重组案件,不难发现其中各自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一般来说,国外车企的资本是私人掌控所有,发生在股东之间的利益纠纷,相对来说容易达到平衡。尽管资本属于私有,但衍生出的税收、就业等问题与政府利益息息相关,前者直接影响着政府的预算,后者决定着政客们的仕途选举。因此,若遇到影响程度深重的经济危机,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这样的背景下,国外汽车企业百余年来经历着多次分分合合,几乎任何一家都有着冗赘的重组变革史。

  再看国内车企之资本构成:很多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有的属于中央,有的背景来自地方,其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协调。国情决定着中国不可能走一条国外车企通行的重组之路。此外,目前的国内车企重组也呈现出政府急、企业不急的另一面。归根结底,关键在于市场还并未发展到必须重组的阶段。毕竟中国市场还正处于向上发展期,正如树干上延展出繁茂的树梢树叶,众多细分领域都还可继续伸展挖掘。很多小企业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没有重组的强烈愿望。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