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保时捷等8大品牌 有望在华投产(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斯巴鲁/保时捷等8大品牌 有望在华投产(3)
2009年10月28日 10:08 来源:网上车市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萨博

  备受瞩目的萨博出售一事有望10月末达成最终协议,随着北汽注资柯尼塞格(Koenigsegg),收购资金问题得到部分缓解,而北汽因此成为柯尼塞格(Koenigsegg)的小股东,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借助萨博完成“大北汽”的规划,柯尼塞格(Koenigsegg)之所以同意北汽参股当然也是难抵中国市场诱惑,由此可以预计“北京萨博”指日可待!

  北汽参股科尼赛克(Koenigsegg)为萨博国产铺路

  通用汽车曾在8月证实,已经与柯尼塞格公司达成出售旗下瑞典萨博轿车公司的初步协议。但柯尼塞格公司一直未能解决融资问题。在这个时候,在收购欧宝失意的情况下,北汽又打起了萨博的主意,但柯尼塞格已与通用达成了协议,手握重金的北汽只能选择参股的方式共同收购,而柯尼塞格也正处于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在9月份,柯尼塞格公司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达成谅解备忘录,北汽将在柯尼塞格公司占有少数股份。虽然只是少数股份,但付出的资金应该不会少,数亿美金是必需的,毕竟汽车是比较烧钱的产业,并且北京现代及福田的业绩一片大好的情况,可以说北汽现在“不差钱”。不过北汽也不是冤大头,付出美金自然也是有需求的,萨博国产自是最终目标,北京萨博或许将成为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后的第三家合资厂,但由于其参股的背景下,管理方面的话语权或许会多一些。

  撤销萨博品牌事业部 上海通用已做好退出准备

  一边是通用急于出售萨博,一边是北汽又上赶着想分一杯羹,在国内控制着萨博品牌的上海通用是比较尴尬的,不过它们也已早有做出“退出”准备。早在6月份,上海通用萨博市场营销品牌总监孙伟莉就正式离职,作为创业期间就进入上海通用,先期担负别克市场营销要职,嗣后成为上海通用四大品牌掌门之一的女将,孙伟莉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时刻结束多年职业打拼,挥别每天进出10年之久的上海通用办公楼,这确实是一件伤感的事。

  通用全球副总裁兼通用亚太区总裁罗瑞立表示,上海通用如果想要在中国未来继续经销萨博品牌,需要和未来接手萨博公司进行磋商,但年销售仅几百辆的萨博恐怕不会令上海通用动心了,而萨博品牌事业部也已并入了凯迪拉克事业部,这都是为最终退出做准备。

  “北京萨博”成为大北汽战略唯一目标

  北汽控股制定的“十一五”目标是“形成200万辆产能,实现180万辆产销,营业收入达千亿”,“建设千亿元企业集团”,是北京市最近对工业战线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在北京首钢搬迁到河北之后,首都经济的下一个千亿元“航母”只有依靠北汽控股来打造。

  而北汽首先在人事上动作频频,从上汽集团挖来的汪大总出任北汽控股总经理,原一汽丰田销售副总董海洋、原南汽名爵总经理张欣、原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先后加盟北汽集团,董海洋任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张欣任北汽控股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李峰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在人事上完成一系列动作后,并购成了“不差钱”的北汽新目标。

  首先在国内,与北汽集团产生绯闻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长丰汽车、福汽集团以及昌河汽车等,甚至还有力帆汽车都不了了之,而长丰最终进入了广汽。经过了一番炒作的北汽还是两手空空,这时的目标又转向了海外市场,欧宝成了北汽的新目标,抛出重金的北汽并没有赢得“尊重”,只好再次转向了萨博,入股柯尼塞格也是接连受挫后无奈的选择,而“北京萨博”也成为大北汽战略唯一目标。

  短期内悍马仍为“进口” 生产多种悍马车型

  在腾中收购悍马之后,通用旗下的Shreveport组装厂、Mishawaka组装厂将继续代工组装H3、H3T型车以及H2型车(悍马H1已经停产),代工生产将持续到2011年并有望通过延长合同约定将代工日期延续至2012年6月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