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召回在中美同车不同赔 消费者投诉无门(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丰田汽车召回在中美同车不同赔 消费者投诉无门(3)
2010年04月08日 05:33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丰田为什么“同病不同治”、“同车不同赔”。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3月14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会画面。

  解说:

  四同,四不同,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的疑问让人气愤,也有些神伤。就在一月,2009年的全球汽车销量榜单公布,中国以13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也同样是在这个一月,丰田汽车质量危机爆发。可是之后的发展轨迹表明,中国消费者的待遇并没有随着花钱的阔绰而上升。

  丰田方面宣布在国内召回车型只有一款,RAV4,涉及到7.5万车主,其他车型并不存在问题,不在召回之列,波及范围显然小于国外。中国消费者的怨言集中在补偿问题。

  在美国,丰田提供上门召回服务,并对驾车返厂召回的消费者补贴交通费用,汽车修理期间提供同型号车辆使用。而在中国,丰田只道歉不补偿,车主维修只能自己驾驶到4S店完成,还有可能因零件缺货而多次往返。

  消费者1:

  (丰田公司)在局部方面,他这样的赔偿,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好像不太公平,(应该)一视同仁,不管是对美国还是全世界,还是对中国,他们该怎么赔偿,该应该怎么赔偿。

  解说:

  在各种呼声下,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联合发布丰田召回事件浙江消费维权措施通报。明确提出五条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督促丰田公司加快浙江丰田问题汽车召回的处理进度,并要求丰田公司对消费者因此召回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早在十年前的2000年,浙江省人大通过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规定,实行三包的大件商品,经营者相当上门服务,或者负责运送,否则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费、误工费、差旅费等合理费用。

  正是这一条,让丰田最终对浙江消费者作出七条承诺。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感慨,浙江的消费者非常善良,尽管车子价格下降,资产缩水了,但却并没有怨言,只是主张了最低要求。因召回带来的汽油费和误工费的损失,仅仅是三百元钱消费券而已。

  尽管这一要求,远远不能和美国消费者相提并论,可是依然开创了国内先例。对于全国其他地方的消费者,能否享受到同等待遇,却依然未知。因为2004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这一规定中没有对召回厂商提供补偿要求,而缺少地方立法的他们,怎么维权依然是个疑问。

  消费者2:

  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法规,(丰田公司)不赔我也没有办法。

  消费者3:

  全国包括我们上海一样,应该也把汽车销售列入三包范围,这对客户来说比较负责任。

  董青(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我们也呼吁北京的立法机关尽早制定地方的立法,来完善汽车的三包规定。

  解说:

  事实上,浙江的示范行为也正在形成蝴蝶效应。3月14号,浙江省对丰田提出维权五项要求后,据悉,已有多个外省份工商和消保委以及消费者维权组织,前来取经学习。3月30号,中消协对丰田事件首次表态,呼吁丰田以浙江补偿为先例,公平对待所有消费者,对中国消费者一视同仁。

  主持人:

  对于美国消费者,丰田不仅仅是进行了赔偿,而且还有可能面临高达1600多万美元民事的罚款。王教授,怎么保证企业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在赔偿问题上,无法做到就低而不能就高?

  王锡锌:

  应该说最重要的问题,你必须把门槛提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足以来保护消费者合法的权益。我们看到,其实对一个企业来说,你让他去承担社会责任,让他重建道德,这没有关系。但是关键是必须要有一个环境,让他觉得不去承担责任,不去重建道德,会有成本上真金实银上的损失。因此很简单,第一个,要让他去就一个很高的门槛,必须首先要有这个门槛。比如说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个补偿的标准,现在人家给你出尔反尔,讨价还价,为什么,你说的很含糊。第二,我们没有关于汽车赔偿的规定,要知道在美国,丰田汽车这次召回可能面临高达500亿美元的民事赔偿。

  主持人:

  如果真这样的话,对于丰田意味着什么?

  王锡锌:

  意味着如果说你这样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而且有质量问题还不去主动履行责任的话,这个企业可能要倒闭,所以这样的威慑才有可能,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教育,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最好的保护。

  我们这一块儿,刚才说了门槛太低。另外一个,我们监管的时候,其实机构上我认为也还存在问题,比如说中国消费者要去举报,要去投诉,投诉丰田汽车有问题,找谁?找到工商部门,因为你只能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找工商部门,但工商部门很难去判断这个汽车质量到底有哪些问题。这样一来的话,其实你也投诉无门。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