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3)
2010年05月10日 11:08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宝马:了解奔驰的欲望

  访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

  计划投产全新车型

  《中国经营报》: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不久前刚与雷诺-日产结成了一个新的联盟,业界认为,这会增强奔驰在高端小型车方面的实力,并优化奔驰的采购结构和成本控制体系,是汽车企业未来抵御风险的一种不错的模式。请问宝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这是否会对宝马此前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形成的伙伴关系造成冲击?

  史登科:关于成立全球性联盟的问题,宝马当前和PSA及其他的合作伙伴合作得很好。与PSA的合作始于2006年,双方将致力于共同开发低排量发动机并实现共享。现在,宝马和PSA合作研制的一款新型高燃油效率4缸发动机,已经被装在宝马Mini轿车以及PSA的几款车型上,而双方联合开发的发动机大大节约了宝马旗下Mini品牌的成本,提高了Mini车型的利润。在未来几年内,宝马没有与其他汽车企业建立联盟的计划。

  《中国经营报》:我们知道,在中国市场,宝马一直在为超越奥迪而努力,早在2007年你就说过,宝马要超过奥迪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第一名,但从目前看,宝马与奥迪的差距还很大(2009年,宝马销量为9.05万辆,而奥迪则超过了15万辆),对于这一点你有何评价?

  史登科:奥迪品牌和大众品牌的很多零部件是共享的,而买一辆大众车型才花多少钱?买一辆奥迪车要花多少钱?从这个角度上说,奥迪车根本不值那么多钱。目前,只有宝马和另外一家厂商是纯粹的豪华车制造企业,这家厂商就是奔驰。

  《中国经营报》:但奔驰并不只有新E级这一款产品跟宝马“叫板”,他们正在进行GLK国产化前的准备工作,宝马对此有何想法?而且奔驰方面说,随着克莱斯勒的问题处理完毕,以及后续产品投放和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超过宝马并不困难,宝马又将采取什么方式保持领先?

  史登科:大家都知道,宝马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公布了建设华晨宝马第二工厂的计划,从那时起,外界就开始猜测宝马将会国产什么新车型。首先,3系和5系的继续国产是毫无疑问的,而新工厂的最终产能会达到35万辆,所以宝马肯定会在华晨宝马投产全新车型。2010年1月,X1以进口的形式进入到中国,我们要看后续市场反应来决定何时将其国产,宝马和华晨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和准备。现在还有传言说X3、X5甚至7系要进行国产,这些传言还没有事实依据,请大家耐心一点。

  对于奔驰的赶超欲望,其实早已存在。早在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时,奔驰方面就说会在中国两年之内(2008年之前)打败宝马,但时间已经到了2010年,奔驰依旧没有超过宝马。

  中国对电动车的渴望更迫切

  《中国经营报》:现在,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做本土化研发已经是个趋势,那么,宝马在这一问题上的流程是怎样的?不久前,奔驰借与比亚迪的合作展开了在中国的新能源车本土化研发工作,宝马是否因此而有了危机感?

  史登科:下一步,深入的本土化研发也会是宝马的一个方向,因为现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以后中国市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反馈到宝马总部,进而影响宝马在开发和设计一些新产品时的思路。

  关于电动车,这是未来全球汽车业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市场来讲,它对电动车的渴望似乎比其他国家更为迫切,中国政府在高度倡导和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中国的各个汽车厂商也都在投入巨资来做这方面的研发。但是电动车何时可以实现市场化,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政策的支持、标准的建立等等。所以,宝马集团在这方面相对谨慎,2010年年底之前,宝马会把50辆电动Mini带到中国,来真实地感觉一下市场和消费者的反馈。

  《中国经营报》:通过刚才你的回答,我感觉宝马在中国的新能源车策略相对消极,即便目前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但宝马似乎也应该提前联合一些中国企业做本土化研发和制造,以免将来贻误战机。宝马是否有这样的打算?此外,宝马认为新能源车销量占到所有汽车销量多大比例,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产业化?

  史登科:我想说的是,宝马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都是最早进行产品本土化研发和本土采购零部件的豪华车企业,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新能源车合作对象,这个对象不一定是汽车企业,也有可能是某个研发机构,目前还不便透露。

  我认为,当新能源车销量占到整个汽车市场销量的10%到20%时,才算真正达到了产业化。这一比例总有一天会达到的,但具体是何时还很难预测。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全国几个比较大的城市做新能源车的推广试点工作,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新能源车的普及还需要政府推出更强势的鼓励政策来推动,而在新政策出来之前,任何关于时间的预测都是徒劳的。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