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利润被压缩 车市面临涨价不是耸人听闻的伪概念

2008年03月06日 09:33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有关汽车销售会不会涨价的争论,有愈演愈烈之势。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汽车界委员、代表相继表态,承诺不涨价。用来支持这些不涨价言论的实据是,比亚迪以及海马汽车的部分车型宣布了近万元的官方降价消息。

  事实上,包括媒体在内的更广大的消费者,都不希望汽车市场出现涨价的现象。但目前,汽车市场的现实与两年前完全不同,当时,一些企业为了杀住降价风潮,不惜动用力量对经销商的进货数量进行控制,希望用减低经销商库存减小降价风潮。结果是效果非常有限,降价依然。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可能有多种,最根本的是厂商和经销商,都还有钱赚,最起码一方还有钱赚。两年降价风潮中,经销商暴利不再,甚至出现亏损。一些国外资本开始通过变相手段,借机大肆吞并中小型汽车经销商。这是汽车厂商最不愿意看到的———汽车“国美”的出现,将削弱其在渠道上的话语权。汽车厂商开始出台政策,让利部分给经销商以扶持自己的铁杆经销商。

  降价还在继续。一些厂商不能完全保证经销商所销售所有车型都用利润,只能拆东补西。到今年年初,一些厂商的年初经销商大会上,其制定任务经常被经销商质问、甚至推翻重来。问题的关键都在利润分配上(销售返点)。

  厂商来自上游的压力不比下游小,最近引发争论的原因就是,上游钢材价格的暴涨。可以预见,在人力、原材料等都在涨价的同时,上游零部件成本压缩的空间越来越小。

  现在之所以没有出现涨价现象,或者有厂家公开跳出来承认要涨价。一个原因是当下,尽管汽车厂商面临涨价的压力,但还不至于马上就从降价转换到涨价,也就是还有到涨价的临界点。市场今年年初没有出现,与往年一样各大品牌集体跳水的降价行动,这是汽车市场价格止跌回升的信号。

  另一原因就是,在目前的汽车行业涨价就是“冤大头”,谁第一个涨价,或者谁第一个公开支持涨价,谁就可能被口水淹没。这对汽车产品销售、品牌建设以及管理者的社会口碑树立都是负面影响。大家都在等,看谁第一家当“冤大头”。(张利东)

编辑:赵婕】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