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央行发布<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3)

2010年07月27日 1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已连续下滑3 个月,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外需求下滑,PMI 分类指数中,反映国内外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滑;二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部分企业为达到减排指标而减产,部分“两高”产品产量增长下滑。二季度,水泥、钢材、氧化铝、十种有色金属和粗钢产量同比增幅分别较上季下降2.5-8.4 个百分点。

  四、内需平稳增长,外需持续恢复

  投资增速回落,中央项目作用减弱,民间投资增速持续提升。二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25.2%,增速比上季低1.3 个百分点; 实际同比增长21.5%,增速比上季低4.0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25.5%,实际增长23.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低8.1 和15.2 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中央项目、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速均比上年同期减缓,两者增速差收窄8.2 个百分点,显示今年中央项目在投资增长中的作用减弱。从结构上看,民间投资(非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持续提升,累计增速连续4 个月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上半年累计,民间投资增长28.6%,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1.5%。

  消费平稳增长,城镇消费增长快于乡村。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比上季提高0.6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5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速为15.2%,比上年同期降低2.2 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8.2%,比上年同期提高3.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5.3%,比上年同期低1.3 个百分点。从季环比分析来看,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季有所下降。按经营地域划分,上半年累计,城镇消费名义同比增长18.6%,实际同比增长15.9%;乡村消费名义同比增长15.6%,实际同比增长12.2%。

  出口保持强劲增长,进口增速放缓,顺差大幅回升。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长40.9%,增速比上季提升12.2 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43.7%,增速比上季回落21.0 个百分点;顺差411.6 亿美元,比上季增加269.1 亿美元。特别是6 月份出口1374.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季节调整后,6 月份进出口规模均比上月减小,且进口由处于长期趋势线上回落到趋势线下。上半年累计,出口7050.9 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 个百分点;进口6497.9 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8 个百分点;贸易顺差553.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9.1 亿美元。产品结构改善推动了外贸持续复苏。上半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5.9%和40.9%,快于同期出口增速(35.2%)。

  二季度当季,劳动密集型产品⑤出口也逐渐恢复,同比增长29.9%,增速比上季提高14.4 个百分点;资源类商品进口数量高位回落,铁矿砂、原铜和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数量连续3 个月下滑。美日欧仍是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地,但份额呈下降趋势,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格局日益强化。

  五、物价上行压力有所减缓,未来价格翘尾因素减小

  二季度,CPI 同比上涨2.9%,比上季高0.7 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CPI 同比上涨2.6%,比上年同期高3.7 个百分点,总体呈上涨趋势。但6 月份CPI 同比上涨2.9%,比上月低0.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物价上行压力减缓。上游PPI、CGPI(企业商品价格)涨幅也有回落,有利于下游物价的稳定,物价上涨压力略趋缓解。6 月份,PPI 同比上涨6.4%,比上月降低0.7 个百分点,涨幅在连续5 个月上升后回落;人民银行监测的CGPI 同比上涨6.6%,比上月降低0.5 个百分点,涨幅在连续6 个月上升后回落。

  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仍要保持警惕。一是食品价格的涨幅可能回升;二是前期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时滞效应还未完全显现;三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也会推高物价水平;四是通胀预期仍较高。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 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上季的53.2%上升至二季度的54.2%,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10 年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70.3%,比上季上升4.7 个百分点。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