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粮价飞涨 国内食品企业大喊要涨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近期国际粮价飞涨 国内食品企业大喊要涨价(2)

2010年08月12日 14:2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华油脂网分析师郭清保表示,中国小麦的进口量原来就小。“至于其他粮食品种,如玉米、稻谷等进口量和进口价近期波动也不大。玉米、稻谷和小麦在我国基本可自给自足”。

  乐观的还有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马文峰。他指出,“就小麦而言,中国是相对封闭的市场,没有太多的进出口贸易,而且今年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库存充足,没有太大问题。”

  针对国际粮价对国内市场的关系,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也曾多次公开表示,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发改委称,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

  观点二我国粮食参与国际买卖难独善其身

  然而,有专家认为,中国也有参与到国际市场买卖粮食,国内与国际粮食市场已产生联动。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全球小麦期货大幅上涨,国内小麦期货在带动下会有上涨。

  事实上,记者昨天从商务部查阅国内小麦期货,发现近期国内小麦期货价格有上涨趋势,其中硬小麦6月4日价格为1874元/吨,8月6日价格为1983元/吨,涨幅6%;强小麦6月4日价格为2180元/吨,8月6日为2396元/吨,涨幅10%。

  在进口方面,今年中国粮食的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上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昨天记者查阅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也发现,今年1月至6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3252.7万吨,金额130.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6%,30.1%,显示出每月递增的趋势。

  另据荷兰银行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小麦为84万吨,这一数字已经是去年全年进口小麦的总和。

  ■担忧

  强化国内通胀预期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认为,中国三大主粮以自给自足为主,所以“影响”不是来自于进出口贸易,而是源于价格传导、看涨预期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有分析认为,在全球超额货币投放引发的通胀预期之下,以往波动不大的农产品市场波澜大起,“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价格现象也应运而生。

  “通胀预期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后者反过来又强化了通胀预期“。分析师指出,农产品价格主要蕴含的是农村劳动力成本,随着农村真实劳动人口的逐步减少,在货币超额扩张和资源土地等稀缺要素价格已经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通胀压力将成为中长期趋势。

  花旗8月9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亚洲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越南与斯里兰卡的通胀率更易受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在亚洲地区,小麦价格上涨与CPI值上升的关联度很高,并且往往在三个月之后反映到当地的CPI数值上;相比之下,大米价格上涨与CPI的关联度要低很多。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