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粮价飞涨 国内食品企业大喊要涨价(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近期国际粮价飞涨 国内食品企业大喊要涨价(3)

2010年08月12日 14:2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影响

  食品企业有强烈涨价压力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宣称,粮价上涨必定造成国内食品企业上游生产成本提高,进而对下游食品加工企业造成调价压力。

  “今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15%。”昨天,方便粉丝米线企业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胡远强告诉记者,跟去年同期相比,其中油脂和淀粉价格飙升最大,油脂从6000元/吨升至7000元/吨,同比上涨了约17%;淀粉从2500元/吨上升到3000多元/吨,同比增幅达20%。

  东莞徐福记食品公司则表示,面粉一季度同比上涨5%,第二季度的涨幅不止如此。应对原材料上涨,该公司设有有应急机制,并有一定的存量,“目前的成本压力暂时尚可内部消化”。

  白家粉丝也预计,到明年春节,如果原料价格平均成本增幅达20%以上,便有涨价的可能,“原料价格涨幅太大,这是刚性成本”。

  康师傅也反映,“今年有不少供应商向我们抱怨粮价大涨,特别是面粉价格上涨快”。食品行业内人士朱丹蓬认为,原材料涨价影响最大的是面制品企业和酿酒企业。大米、小麦涨价使得面粉涨价,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对于酿酒企业,大米涨价对其影响最大。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为了减压,食品企业采取的应对方式或是涨价,将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后市

  国家将加大调控未来粮价走势乐观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截至今年4月,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

  记者留意到,今年7月至8月6日,国家进行了多达17次的大型抛储行动,其中在7月19—23日一周内,中储粮还增加一次专场交易会,一周内向市场投放创纪录的950万吨小麦。

  此外,最近国家发改委连发了《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发挥骨干企业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政府对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的通知》,罗列多项措施,意在稳定粮价。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认为,今年粮食增产有压力,但不会出现长期的、大幅度的涨价。(欧志葵 实习生廖丰)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