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创业者最难的是客观与自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李开复:创业者最难的是客观与自觉

2010年09月13日 13:01 来源:中国企业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个李开复宣称退休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天堂,创新工场能否真的产生杀手级公司?这个独特的孵化器是如何集聚人才和激发创意的?

  一年前,职业经理人生涯所向披靡的李开复辞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成立创新工场。2010年9月8日,创新工场7个项目首批揭开神秘面纱。这个李开复宣称退休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天堂,能否真的产生杀手级公司?这个独特的孵化器是如何集聚人才和激发创意的?

  年近50岁,他终于有了一个显得年轻且酷的头衔——创业者李开复。和他在一起的是一群极具冒险精神的年轻人,而“开复极大的提高了团队的平均年龄。

  一些变化还是真实的发生在创业者李开复身上。他已经不是那个在大学校园里激情洋溢地发表演讲的李开复,他每天八点左右到办公室,每周工作90小时以上,又有几条皱纹爬到了他的额头上。

  “我见了许多跨国公司的高管,但是发现他们和我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创业者李开复如今对过去的同仁有些“看不惯”,他说,我知道很难说服大公司高管来创新工厂,可没想到是零。李开复曾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创业者,也和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熟识。但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创业期已经结束了。

  有人质疑李开复和他的团队阳春白雪,是否会与中国的创业环境水土不服。以前创新工厂更像一个纯粹的孵化器,项目都来自内部孵化,再去寻找合适的团队领导,现在的创新工厂越来越像VC,更愿意创业者带着项目或者团队加入创新工厂。

  李开复甚至不把这些称之为变化,因为互联网时代“Never say never(一切皆有可能)。”打造一个杀手级公司,没有他想象那么简单,即便有了好的技术和产品,但拼凑一个创业团队还是很难。“我们做到了,但是很辛苦。如果有一个团队创始人可以带着公司发展,方向不是我们想象的也没关系。”新模式下,创新工厂投资规模做到计划的一倍。

  或许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中国人更习惯的创业方式,由一个大老板通过各种商业布局最终走向成功,可李开复不想做个集团掌控人,他想做个导师、教练。“任何路径都可能成功,创新工厂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

  《中国企业家》:你的职业经理人生涯非常成功,做创业者还是第一次,创新工厂成立一年,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李开复: 我觉得我很幸运,像我这样的创业是比较少见的,一开始就有人支持,可以一开始就打造出环境和品牌,当然大家对我们期望很高。虽然不是百分百顺利,但还是比较满意的。

  从大公司出来,是会遇到一个挑战。比如说一开始这么大的办公室就坐着四个人,没人没项目,怎么能把创新工厂发展出来呢。以前我在大公司工作,很习惯一上班就看到秘书给我安排十小时的会议,然后很充实的回家。刚开始真的是四个人在这里大眼瞪小眼。

  刚开始的四个月面临了一些孤单,一些不确定性。我曾经有一个担心,没有一个我们愿意投资的创业者来敲我的门。来敲门的工程师很多,技术、财务、法务人才应有尽有,就是没有创业家。我们看好的几个也都没有谈成,我很担心,我们做的项目不能扩张,难道我们一年之后就交出来三个小项目吗?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