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从量变向质变的切换(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十二五规划:从量变向质变的切换(2)

2010年10月19日 10: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消费与支出的比例问题是其中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都在26%以上,GDP增长中来自投资拉动的比例太大,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拉动。经济增长结构仍需调整,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比重由1998年的55%上升到2008年的69%,加剧了能源和各种资源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此外,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社会化所要求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低,多数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问题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估算结果已达到0.47~0.50左右。”李伟杰表示。而王小鲁基于2009年对全国19省份64城市四千多户城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以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来衡量,其人均收入差距应比统计数据还要高一些。

  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而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回答中外记者问时说道:“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则认为,近10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写入“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其看来,现在“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前、后两者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同时,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执行院长陈宪表示,在强调和推进机会公平的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结果的调节,在初次分配环节,特别要重视行业间和企业内部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再分配环节,应加强以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使之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切实有效的作用。

  南都记者 张晓华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