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4个月升值近3% 中国制造还扛得住吗?(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人民币4个月升值近3% 中国制造还扛得住吗?(2)

2010年11月03日 16:2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升值,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瞬间出血”,利润平白流失。

  “对于我国南方一些规模较小、利润较低、以出口为主的小公司,人民币升值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无利可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在义乌小商品城,大多数商户都是通过外贸公司使用人民币结算。尽管从表面上看是避免了汇率波动带来的直接影响,但人民币升值仍然让外贸商户不堪重负。

  义乌远创圣诞工艺有限公司老板周爱玲说,外贸订单从下单到付款往往要经历几个月甚至一年。汇率不稳定,企业接了订单心里也不踏实。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很明显,外贸公司从货款里提成的点数也越来越高,从以往的2%涨到了3%到5%,“想要快点提到货款,商户们往往只能接受高额的提成费,外贸公司不会来承担汇率风险,最终差价还是转到了我们商户的头上”。

  义乌是全球圣诞礼品的最大出口地之一。周爱玲的企业是义乌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一半的产品由自家工厂生产。周爱玲说,对于圣诞商品而言,今年的货款也已经陆续到位,“反正今年是混过去了,但明年汇率怎么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周围的商户都特别迷茫”。

  接近“临界点”,订单游离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接单和结汇的时间差,决定了汇率升值与企业收益的直接关系。而人民币连续几个月的持续、快速升值为企业结汇增加了不小风险。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半年来,不少外贸出口企业一直生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巨大阴影下,特别是9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快速上升,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1.74%,创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面对这一现状,不少出口企业表示非常无奈,一方面不得不忍痛舍弃长单改接短单,临时提高价格,同时不断与客户周旋,如果是出于维护大客户的目的,则不得不由自行承担相应的损失,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国外企业很少在确定价格后再交涉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等后续带来的问题。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