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乳业审查新规出炉 二线乳企成本压力陡升

2010年11月09日 09: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版《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千呼万唤,终在上周出台。国家质检总局由此正式通知,乳品企业年底前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从明年3月1日起,没有领到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责令退出市场。有乳企反映,这项新颁政策如同“紧箍咒”,加紧了对乳业质量监控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乳企的生产成本,对二三线乳企的影响尤其明显。

  记者了解到,一年前被四川本土乳企巨头成都菊乐斥资上千万拿下67%股份的奶奇乐已全面停产,奶奇乐账户也被法院冻结,同期退出市场的还有由国有转民营的重庆三高奶。在广东本地,随着蒙牛、伊利两大巨头加紧入粤圈地建厂,对于奶源的抢夺战愈发激烈,有本地乳企担忧未来利润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

  “中国奶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是从市场经营向资本运作转化。”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在一线乳企进逼之下,二线乳企要扩大产能和规模,就要开拓新的渠道。

  检验成本增加,企业叫苦压力大

  与“06版”相比,此次“10版”细则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产品自行检验,包括蛋白质、维生素、菌落总数、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等各类指标共64项。例如须有三聚氰胺检验能力,不得委托其他部门检验,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检验,对出厂产品逐批检验。尽管质监部门明确表示,检验是包括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在内的所有食品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厂房、设备等其他基本生产条件一样属于必不可少的生产成本,所谓的因为落实检验责任而增加成本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但仍有企业向本报表示,自检项目过多,如对矿物质的检测必要性不大,且自检设备需要大量投入,无法避免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认为,批批检测三聚氰胺确实存在着不合理性,全都应用国外检测设备,一个批次300元,浪费人力、财力。“这样‘一刀切’的方式无疑加重厂家的负担。”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吴清海表示,细则颁布之后将由专家来对每个企业条件进行审查,一个一个企业地过,四个月内完成现有1600家获证企业的审查,“得有一批企业退出来”。乳业专家陈渝也表示,质检总局是想对国内乳业市场进行一次重新摸底,相当于正在进行的人口普查。“此前国家及行业协会虽统计过国内乳企,但只涉及到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而最容易出事的往往是小企业”。

  “我们不过是搬运工而已,一盒200ml的奶才赚两三毛钱。”本地乳企市场部负责人王志(化名)向本报记者诉苦,二线乳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新细则要求有设备,具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人员2个以上,势必会增加成本。此外,一线乳企也让我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据其透露,蒙牛即将在清远打造的加工基地并没有配套牧场,“坊间消息称他们在本地乳企收奶价上每吨加200元,牧场已经开始找我们谈判,当初福建的奶价就是这样被一线乳企炒高的。”

  “广东本地奶源只能自供35%左右,其他须从外地购入。”王丁棉告诉记者,燕塘、风行、晨光等乳企目前基本可保持在8%左右的利润率,但国内乳业的竞争已聚焦在奶源控制权上,眼下广东奶源均价已在4.2/公斤,一线乳企的加入势必会造成本地奶价进一步上扬。

  记者了解到,蒙牛正计划增资6.6亿打造广东最大乳品加工基地,将在目前一期总投资为2.4亿元的低温液态奶项目基础上,规划建设投资二期2亿元的冰淇淋项目及三期投资4.6亿元的PET含乳饮料项目。而一期在2009年9月动工,预计投产后将实现产值7亿元;二期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工,2012年2月前投产,实现产值3亿;三期计划在2013年以前投产,实现产值10亿元。而一线乳企在全国各地市场的介入已非一日之功,除了在上海光明势力较强外,蒙牛伊利几乎介入了每一个区域市场。去年中开始,二者又开始重新侵占北京市场,导致三元未能保住高峰期90%的市场份额,且此后一直停滞不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