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大城市居民晒紧巴账本 质疑垄断企业借涨价牟利(3)

2010年11月13日 09:1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定价机制待完善

  定价机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应该与居民平均收入相匹配。

  ——北京市燃气办主任许红

  据悉,此次本市之所以调整天然气价格,是因为门站价高近三毛钱,也就是中石油提高了销售给北京燃气集团的门站价。作为此次天然气调价的听证人之一,北京市燃气办主任许红介绍,天然气的价格主要是由基价和成本两部分构成,此次调整成本不变,而是基价上涨。

  对于此次调整后的天然气价格,许红说,虽然北京市的天然气价格不算低,但是相比于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收入,目前的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比如北京和上海相比,由于上海的门站价格高出北京近一倍,所以上海的天然气销售价格更高。许红认为,定价机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应该与居民平均收入相匹配。

  去年,北京水价改革方案提出,上涨水价将会把增加的财政收入设立水资源专项基金,涨上来的钱不用于垄断企业,全部由财政建立专户。这个专项基金用于奖励节水,推广和研究节水器具等,并承诺将定期公开基金使用情况,实现全透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刘新民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公用事业的投入,确保城市公用事业投入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同步。另外,要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对普遍服务承担者、低收入者等给予补贴。这一观点与水资源专项基金的设立不谋而合。

  另外一个现实是,尽管目前的调价多采用国际通行的听证方式,但也不乏诟病之声。很多公共产品的调价方案都是由企业提出,然后报相关部门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听证代表经常会听到有企业提出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严重之类的言辞。

  回龙观的李芬和“胡同里”的老宋一家对此的关切是,“一些垄断企业可能用涨价的方式,来转嫁亏损,因为我们不知道企业是否真的亏损或者说企业的员工是否真的几年没有上涨工资。也许企业还可能通过涨价来谋利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彭宗超认为,价格听证应该基于第三方提供定价成本等相关监审数据,而且相关数据应该公开透明。

  但至少在目前,这样的监审付之阙如。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文静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