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内外多重严峻挑战促中国经济主动应变(4)

2010年11月17日 10: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以投资占GDP的比例衡量,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但是,这意味着中国投资率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经济增长势必更加依赖生产率的提升,需要由资本积累推动的增长向劳动力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

  与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的低工资、高投资率、高贸易顺差、低消费率的特点更为明显,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廉价劳动力等原有优势的逐渐丧失,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越来越面临挑战。

  预料,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将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的方式及比重将发生质的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工资增长的要求趋强,以及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约束,“中国工业品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将趋于弱化。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数年内,中国必须努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宗瑜认为,中国今后应探索一种与工业化时代完全不同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在需求、供给、增长、配置、思维和改革六个方面进行全面转变。

  例如在需求方面,非物质性需求要逐渐增加,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求提高文化和精神附加值,提高服务业比重;在配置方面,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应统一配置;在增长速度方面,注重经济、环境、自然和经济、社会、政治的协调发展,增速指标适度调低。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二五”时期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纳入五年规划,并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五年规划的主线,还首次将“扩大内需”单独成章加以强调。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也将是未来数年内中国经济的主要改革方面。

  经济学家们说,根据历史的经验,所有从中游国家向富国转型的经济体,都发生过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中国能否摆脱这一“宿命”,取决于中国能否处理好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风险和挑战。(查文晔 王建华 刘欢 倪元锦)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