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十万天价大红袍:又一杯“苦茶”?

2010年11月21日 16: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福建武夷岩茶的杰出代表大红袍近期售价突然飙高,有的甚至攀上十万元的天价。究竟是什么让大红袍价格如此疯涨,价格泡沫仍在膨胀的大红袍会不会成为重蹈普洱茶的悲剧,成为又一杯“苦茶”?

  价格泡沫从何而来

  大红袍,属乌龙茶系,有武夷岩茶之王的美誉,其主产区在福建省北部的少数几个县市,尤以武夷山市为正宗。近年来,涉及武夷岩茶的《乔家大院》和《印象·大红袍》等影视文艺作品接连热映,大红袍的传统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使得大红袍声名鹊起。

  “这两年,做房地产的、做旅游的……只要是赚了点钱,都纷纷转入做茶的行当。”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说,盛名之下的大红袍,在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的情况下,其产业化被急剧加热,仅在武夷山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就从2006年的200多家迅速增至如今的1000多家。

  茶叶加工企业的增多按理说会增加市场竞争,这应该有利于茶叶价格的稳定,大红袍飙高的价格泡沫从何而来?

  “这几年,大红袍的原料茶青没有增加,而加工企业数量却快速增长,原本价格比较稳定的茶青在各家争相抢购中连年上涨,直接带动了大红袍价格的起跳。”武夷山市星村镇茶农曹道告诉记者,今年武夷山的茶青普遍每公斤售价50元至80元,比去年翻了好几番,一些好的茶青每公斤甚至卖到了三四百元。

  “按5斤茶青烘焙1斤茶叶算,每斤茶叶原料成本价格接近1000元。加上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和日渐奢华的包装成本,每斤茶叶出厂价一般要2000元。”曹道说,大红袍还不出名时,几角钱一斤的茶青也曾卖过,一斤手工制作讲究的茶叶售价仅几十元。

  “围绕着武夷山的邵武、建阳、光泽等周边县市,原是大红袍茶青的重要补给地,但今年情况特殊,这些地方年初就遭遇冰雹和霜冻灾害的严重影响,大多数茶园出现了50%到70%的大幅度减产。”邵武市农业局茶叶站负责人说,在大减产的背景下,盯上大红袍“钱景”的社会游资开始疯狂炒作,大红袍售价被急速推高,在北京、厦门等少数城市,大红袍已攀上十万元的天价。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普洱茶

  短期内,大红袍疯狂的价格变化,不禁令人想起普洱茶的前车之鉴。前几年,大量资金涌入云南普洱茶产业,然而好景不长,普洱茶价格很快由天价坠入谷底,被打回原形。随之受影响的还有茶青的价格大幅度贬值,普洱茶产业一蹶不振。大红袍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普洱茶?

  眼下正值大红袍冬季新茶上市,但厦门市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平在走访了武夷山茶产区后,连声感叹:“大红袍的价格太高,实在不敢进货。”

  在厦门市湖滨北路经营一家大红袍高档茶叶会所的王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开业三个月,现在每月都在亏损。进会所来买茶、品茶的顾客都被高价吓跑了。”

  “有的做茶企业就是太浮躁,整天想着推出上万元一斤的大红袍,消费者不是傻子,哪有这么多好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叶启桐认为,如果有人执意这么炒作下去,迟早会把大红袍的市场前景给毁了。

  叶启桐说,大红袍身价疯涨之后,外界仿冒将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颇似清末时期的武夷红茶。武夷红茶曾风靡欧洲,一度是英国皇家饮品,欧洲人曾以喝此茶为时尚,当时仿冒武夷红茶的现象十分猖獗,因为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仅仅十多年后,武夷红茶就一落千丈。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忧,天价大红袍毕竟只是一时的现象,作为民生消费品的茶叶在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之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迟早要发挥其调整的作用。

  必须遏制茶叶的疯狂炒作

  天价大红袍当悬崖勒马,但对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发展的思考不应仅止于此。从普洱茶到大红袍,已经或正在为其疯狂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深刻的警示。

  作为武夷山地方特产的大红袍,依托福建武夷山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制作工艺,才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口感,备受中外客户青睐。叶启桐认为,像大红袍这样的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一定要定位在长远发展,切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作为优势经济资源实现保值和升值。

  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方特色品牌的丰富内涵。健康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传统品牌,应扎根深厚文化底蕴做市场,切忌靠虚华包装,漫天炒作。

  “国际上流行的可口可乐几十年来外观包装以简洁见长,而不是靠虚华包装在搞推销。”陈培爱说,“不论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还是杭州的西湖龙井,都历经上千年文化积淀,应该从其厚实的文化积淀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形成独具特色、广为市场接受的形象。”

  当前,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军武夷岩茶产业,对地方政府部门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武夷山市今后除了继续加大大红袍的品牌宣传力度,还要引导市场理性消费,切实维护好地方传统品牌的权威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确保传统品牌可持续发展。”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说。(记者来建强)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