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两年后中国GDP超美国? 专家称:现在言之过早

2010年11月23日 14:4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日独家

  按照传统市场汇率算法,中国2009年GDP不到5万亿美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排名,2009年中国为8765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42563亿美元。———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11月10日发布报告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在2012年就将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实力真有这么厉害吗?这种估算可信度多高?意义何在?

  广东省统计局总统计师邱俊就此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表示,此时下这一结论为时过早。

  “购买力平价”须再次测算

  羊城晚报:按购买力平价换算,中国GDP会不会大幅度增加?

  邱俊: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根据世界银行调查得出的购买力平价换算出来的GDP,其货币单位不是美元,而是“国际元”。我们不能用“国际元”表示的GDP,来对比目前用美元表示的GDP!它们不具有可比性。我们不能偷换概念。按我的理解,如果GDP换算成国际元后,就不应再换算成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换算后中国的GDP是79032亿国际元,已经是世界第二,仅比排第一的美国(142043亿国际元)少,比日本(43546亿国际元)高。不过,世界银行本身在不断调整数据,人民币与国际元间的购买力平价也在不断调整。像2005年1国际元=2.1372元人民币,2006年为2.0872,2007年为3.6471,2008年为3.8044。明年中国全面参与“国际比较项目”(一项全球性统计合作项目,主要目的是测算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经再次测算后的“购买力平价”肯定会发生变化。至于按“购买力平价”算出的GDP会否因此大幅增加,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2012年超美国?言之过早!

  羊城晚报: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最近称:按新的比较方法,中国GDP在2012年就超过美国。真的吗?

  邱俊:目前,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只是到2008年,去年跟今年的数据都没有。调查结果没出来,等于换算比例没出来。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只是一个推算,此时做结论为时过早。

  羊城晚报:人民币升值压力会不会因此陡增?

  邱俊:世界银行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2007年突然跳高,使人民币一下子贬值,这跟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恰恰相反。在调查结果没出来前,人民币与国际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升还是降?这都不确定,无法得出对人民币升值有何影响的结论。

  中国人均GDP怎么算都差得远

  羊城晚报:用购买力平价换算后,中国的人均GDP怎样?

  邱俊:用购买力平价换算后的人均GDP,中国2008年为5962国际元,远低于美国(46716国际元)和日本(34099国际元)。就这一指标而言,“中等收入国家”是6237国际元。中国属于中等偏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09年,美国人均GDP为46000美元左右,中国不足4000美元。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