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细数三大群体的“紧巴账” 百姓质疑CPI被低估

2010年11月24日 09: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物价上涨催生了“蒜你狠”、“苹什么”、“糖高宗”、“棉里针”、“油你去”、“煤超疯”等网络热词,也引发了居民“海囤”、上网“晒恩格尔系数”、交流“菜奴省钱攻略”等行为。记者在京、沪、浙等地走访发现,不管居民还是企业都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压力,而物价“现实之痛”与统计部门公布的C P I数据之间的较大落差,也使各界高度关注C P I数据构成如何更客观地反映我国居民消费的现实状况。

  上涨

  老百姓感觉物价高

  今年以来,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记者在北京、上海、浙江分别探访“胡同族”“白领族”和“打工族”,倾听了这些普通人的“紧巴账”。

  北京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的王奶奶今年7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工资约2500元,还养着一个40多岁的智障女儿。因为菜价上涨,她每月买菜支出已由原来的550元左右涨到700元左右。为了省钱,她每天要早起到附近的华联超市排队买特价菜“超市促销最便宜,比如白菜每斤只要0.48元,到早市就要0.6到0.7元。如果没特价菜,我就得多跑几个市场,比较后才买。”王奶奶还隔三差五让老伴坐40多分钟公交车到南四环附近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买菜。

  上海

  于永福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一家企业做财务,夫妻月收入扣掉税和“四金”净到手约1.5万元。他们在上海中环以内租了一套40平方米的老房,每月房租2100元,今年涨了300元。夫妻俩中午吃饭都在单位食堂,家里就早晚两顿。原来一个月食品消费800多元,现在价格一涨至少得1200元,每月吃饭应酬也在800元以上。于永福上班地铁换公交,一天来回12元,妻子每天坐地铁8元,一个月交通支出约500元。此外,于永福每月给山东老家父母寄1000元,母亲今年生了场大病,扣掉社保还花费了3万多元,兄弟姐妹每家摊1万多元。

  “再苦不能苦孩子。奶粉吃的是日本明治牌,198元一罐,搭配米粉每月得500多元;尿不湿用的‘花王’2元多一片,每月省着用也得600元。小孩要是有个头痛脑热,上一趟医院最低上百元。”于永福坐在书柜“横躺”而成的书桌前说“原本打算攒个首付明年买房子,可是钱一毛一毛挣、一块一块地花,看来买房还是个梦。”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