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菜价上扬 市民饭桌都有啥变化

2010年11月25日 08:4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苏省政府前天刚刚公布了稳定物价的15条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稳定百姓“菜篮子”及农副产品的“饭桌工程”。昨天,记者走访了南京城东“孝陵卫农贸市场”,采访了几个不同收入的家庭,了解菜价上扬对他们饭桌的影响,以及这些家庭的应对之举。

  月入4000—5000元家庭

  每月花1800元买菜 没钱存银行了  

  34岁的吴先生是某电脑企业的主管,夫妻两人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一家三口每天在饭桌上的开销都维持在50元以上,每月的“饭桌工程”在1800元左右。

  吴先生昨天买了这些菜:两斤排骨22元,两棵西兰花10.5元,两只冬笋20元,一斤鸡蛋4.7元,还有两斤青菜,一共花了60.2元。本月初,绿色带叶的蔬菜呼呼上涨,其中西兰花、冬笋最贵,西兰花卖到10元一公斤,刚上市的冬笋则卖20元一公斤,超过去年同期最高价格。对每月1800元左右的买菜开销,吴先生觉得还能承受。不过吴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买菜,每个月买早餐的费用也需要500元左右,此外还有雷打不动要缴纳的水电气和上网及两部手机费用,这大约在500元;每逢周末会带孩子出门消费,很紧张地控制着,每月也需要800元“机动”。最后还剩下1000多元。

  “最近这段时间1800元买菜已经撑不住了,剩下这点钱没法存银行,好在我们不需要还贷。”吴先生说。

  月入2000-3000元家庭

  买猪肉不如买鸡 有肉吃还有汤喝

  65岁的蔡阿姨是幼儿园退休教师,她家饭桌上每天保持着一荤一素和一汤的标准,即便这么俭省,每天开销依旧在30元以上,老夫妇俩每月伙食费在1000元上下。在蔬菜的搭配上,她坚持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时新”品种,最近一段时间以西红柿、茄子、芦蒿、茶树菇为主角。蔬菜涨价毕竟有限,蔡老师说,因担心荤菜涨价,她上周一次性咬咬牙买了70多块钱的牛肉,夫妇俩吃了整三天。

  最近换季,她前天上街给老伴买棉衣,这又发现今冬棉衣也涨价了:去年此时一款同样面料的棉衣,比眼下便宜至少200多块。“再怎么涨,我们每天的饭菜质量也要保证,毕竟我们的收入在南京市的退休人群中不算最低。”她近期调整了买菜的思路,对价格贵的蔬菜离得远点,看准便宜蔬菜下手。

  与蔡老师的家庭收入相当的张先生,是一名42岁的出租车司机,全家就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昨天难得休息的他也来到菜场看价格:“很久没来,我哪知道现在蔬菜怎么贵!”他在菜场转悠比较了一圈,发现上好的猪腿肉基本卖价在11.5元/斤,他算了一下,买一斤两斤猪肉,全家4口人只能吃一天,不如买一只三黄鸡,22.5元可以吃一天肉喝两天汤,之外再配点蔬菜,也可以对付两天的饭桌。张先生说,他要供两个小孩读书,时时处处都得考虑节约算账。

  月入1500元以下家庭

  挑便宜的蔬菜买 影响反而不大

  35岁的周女士在一家物业公司做保洁,月入1200元,丈夫没有稳定工作,随处打打零工,更多的时候没有工作。她昨天在菜场买的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一棵大白菜、两根萝卜和一条鲢鱼。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为买什么菜而苦恼:“蔬菜上涨太快,前天青菜还是一元一斤,今天一问又涨了3毛。”为此她多走了几家,终于有一个老主顾给了她一元一斤的大白菜。

  周女士每月的账单是这样的:饭桌开销650元,早餐费100元,水电天然气150元。剩下的两三百元支付女儿的读书及购买服装等。每月紧巴巴的。

  比她家收入更低的李老太太,昨天在菜场买的是3块豆腐和一斤青菜,连汤带菜都有了,她还买了一斤面条,作为次日的早餐。周女士和李老太太透露,最近菜价上涨,对他们在饭桌上的花色品种影响不大,因为涨的主要是利润空间较大的那些时新菜,而他们买的都是最便宜的。   实习生 余阳 记者 董婉愉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