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探寻:谁是农产品涨声背后的获利者?

2010年11月25日 17: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走出物价迷局》今天播出了第二篇,记者陈俊杰、陈振玺以农产品为例分析了在一片涨声背后的获利者。农民、中间商、菜贩,涨价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说自己不赚钱,那么老百姓掏出来的钱进了谁的口袋?

  主持人:通过你的调查发现好像涨价链条上各个环节都说自己不赚钱,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是的,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细分析也符合经济学的常理。

  我们还是以农产品为例,首先来看第一个生产环节,农产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农民。包括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苏剑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农民应该能从这轮物价上涨浪潮中获益。但实际上,接受调查的粮农、菜农都说没有感受到这轮涨价带来的好处。

  在农业大省河南调查期间遇到了一位姓邢的菜农,他以每斤4毛钱的价格卖掉了一车白菜,但他却说高兴不起来。他说,虽然菜多卖了钱,但是农业原料的价格也上涨了,种菜的成本增加了,相比之下,利润就被摊薄了。用邢师傅自己的话说就是,“人工贵了,化肥贵了,电费贵了,油贵了,还赚啥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也表示了认同,他说,按照经济规律,物价上涨,农民能够从上涨中获得30%的增收,但是现在农产品生产中成品油和化肥价格的增加,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农民绝对算不上赢家。

  主持人:那么其他环节也说不赚钱,是不是也源自于成本增加的原因呢?

  记者:是的,因为生产需要购进原料,原料价格上涨必定摊薄了利润。记者也调查了农产品链条上另外的一端,市场销售环节。在走访的市场中,商贩们都说没赚到大钱。

  因为卖的贵是因为进货价格也贵,利润和没有涨价之前相比差不多。一位姓金的商贩举了黄瓜的例子。他说,去年这个季节黄瓜进货价是1块2、3,卖1块5、6,今年的进货价是1块6、7,卖2块左右,利润都是3、4毛钱。

  农产品链条两端都叫苦不赚钱,那么有人认为处于流通环节的中间商是不是获得了最多的利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说,副食品涨价,有60%涨价利润到了流通环节手里面,只有10%到了生产环节手里面。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间商时,得到的回答也是否定的。这里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成本飙升,其中成品油提价等因素也使蔬菜运输费大幅提高。例如从山东寿光发菜到浙江嘉兴等地的一位老板说,原先租用一辆18吨的运货车拉一趟的价格大约4300元左右,而现在变成了5300元,上涨了1000元。

  主持人:那么钱到底进入了谁的口袋呢?今年绿豆、大蒜等价格飙升的背后被认为有游资投机炒作,那么,钱是不是被他们赚走了呢?

  记者:是的,你的说法与社会上流传的观点是一致,有一些学者也是认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钢明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游资炒作的黑手推高了物价的上涨,因此大部分利益在流通环节被投机炒作的黑手攫取了。

  他说,一些投机商低价收购,高价卖给零售商和消费者,损害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他自己反倒得利了。例如你刚才说的炒绿豆,炒大蒜的投机者,可能都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有专家认为,游资炒作只限于个别商品,而今年的物价上涨是整体性的,投机者只是在某宗商品上赚了钱,但他们不能从物价整体上扬中获得巨额的利益。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说,在现有政策的调控下,热钱炒作只会赔钱不会赚钱。因此,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苏剑看来,物价上涨中有获利者,但没有大赢家。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