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吆喝叫卖也是创业初级阶段

2010年11月29日 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19日晚,“魅力营销”决赛在江苏大学讲堂举行,前三轮获胜的10支队伍进行最后的角逐。最终,“巅峰3+1”以109.1的分数险胜“曙光”的108.5分夺冠。至此,历时1个多月的江苏大学第五届“魅力营销”大赛落下帷幕。

  “魅力营销”是江苏大学管理文化节的一项赛事,开始于2006年。

  “当时就想策划一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营销环节,获得实践经验。”活动的创始人,江大工商学院研三学生徐占东说,“大赛采取商家出商品、学生代销的方式,当年就引起了轰动。”

  时至今日,“魅力营销”走向了全校,赛制更加规范。5年来,共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大赛,赛后做过创业尝试的学生达30%%。刚结束的第五届“魅力营销”大赛,吸引了40余个商家提供商品,21个学院的69支队伍,共276名学生参加。

  “冬日阳光”、“美人印记”、“巅峰3+1”等80名学生组成的20支团队一溜儿排开,“骑凤凰,用凤凰,凤凰自行车就是爽”吆喝叫卖声此次彼伏……这是11月6日记者在“魅力营销”之营销实战大赛现场看到的火爆一幕。

  “冬日阳光”创业团队选择了门槛相对较低的毛绒玩具及小饰品。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坐公交车到扬州进货。参赛前,他们通过QQ、飞信、人人网等通知同学、朋友前来助阵。当天,他们的销售额达到1400余元,除去成本和用餐花费净赚300多元。

  身着统一制服的“巅峰3+1”代表队特别抢眼,一上午他们就销售了9箱奶茶,按照每杯3~5元计算,一天的销售额也相当可观。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的队长居然是2010级的新生孙凯。

  “516暴走鞋”团队的生意比较冷清,好多人对他们可走可滑的暴走鞋不了解,为吸引顾客,队员们专门请校轮滑协会的同学真人展示花样走路,“一下子就卖出了两双”,队员小张很是开心。

  “玩的是实力,展现的是魅力。”销售现场,20支队伍、80名大学生总销售额4.7万元,根据销售额和利润率,最终有10支队伍进入“巅峰对决”。

  “每年魅力营销比赛结束后,都有一大批学生尝试创业,电子商务06级还曾开展过淘宝网店大赛。”江大工商学院团委副书记顾瑜婷介绍。江大后门附近的跳蚤市场上,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大学生摆地摊。2008年的江大“十佳青年学生”之“创业明星”白威就是靠摆地摊起家的。此外,有不少学生选择做产品校园代理、开网店。

  据了解,就在比赛结束当晚,不少参赛大学生带着没卖完的商品到学校附近的跳蚤市场摆起了地摊。

  经过几年的积累,不少学生的创业慢慢走上正轨。机械学院的小夏一毕业就忙着联系镇江丁卯开发区,他打算和两个同学一起注册成立营销类公司。前不久,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江苏大学获得两项金奖,两支队伍的领队都曾参与组织魅力营销大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疑惑,通过参加“魅力营销”这样的活动,真的能提高创业技能吗?是不是纸上谈兵?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金贵表示,魅力营销大赛可以看做是学生创业的初级阶段,促进校园与社会、理论和实践、创新和创业的结合,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创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最新获批了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管理”,将作为工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课和全校的公共选修课,有助于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新生入学后,学院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类的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入大二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比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大三时,利用寒暑假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去,让企业对其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中间穿插着‘创业管理’等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在校内就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崔金贵说。

  彭彬 建伟 本报记者 李润文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