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借央企发展本地经济 地方政府招商与俘获(2)

2010年12月07日 14:07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中石化在湖北的“要求”一样,以投资为筹码的“超额寻租”,在一些央企身上大都有所表现。

  山东当地有众多的地炼企业。中石化上马1000万吨/年的青岛炼化项目时,曾向山东省政府提出“关停1000万吨的地炼”的要求,后因涉及多方利益,未能实现。

  山东地炼目前已形成每年6500万吨的炼油能力,但由于没有原油进口权,成品油销售渠道受制于人,基本靠进口燃料油维持生产,处境尴尬。

  山东省经信委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地方炼油企业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的意见》,鼓励地炼企业积极“探索统一标识的终端销售”。目前,统一的“山东石化”标识正在设计之中。

  但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依然无法解决地炼的原料问题。

  河北石油商会会长、张家口联合石化公司董事长齐放就表示悲观。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地炼所依赖的“新36条也不过是‘同义的反复,指导性的再指导’,民资可以进入的那些行业,已被央企牢牢把持”,“这就好比一场盛宴,已经坐满了人,现在要座位没座位,要筷子没筷子,民企没法竞争”。

  对此次席卷全国的“柴油荒”,齐放认为“真正的祸首是垄断”,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节能减排和游资炒作:“国内原油、成品油包括地炼资源绝大多数由两大央企统购统销,游资如何进入?如果说炒作,也只有两大石油巨头有资格炒作”。

  除了在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基础性产业进一步强化控制地位,央企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表现出大手笔。

  9月14日,国内第二次光伏电站招标尘埃落定,总量280兆瓦的13个项目中,国内诸多民企“集体出局”,引发争议。一些民营企业指出,央企巨头“不可能盈利”的过低报价,将导致行业生态急剧恶化。

  “政府企业化”和“企业政府化”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改革30年,亦是中央逐渐向地方放权让利的过程。为发展当地经济,地方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经营城市,更多地参与企业微观行为,即所谓“政府企业化”。

  “当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是民企或者外企时,尽管会产生‘官商勾结’等问题,但因民企和外企有着相对良好的治理结构,后果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但现在引进拥有巨量资本和人脉优势的央企,如果放任央企对政府公权力的寻租,难保不会出现不良组合的效应”。

  他说,如果央企无限扩张,背后的风险就会很大。“当一个企业大到不能破产的程度,它就‘绑架’了全社会,即企业政府化”。

  中国创业天使孵化工程组委会秘书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峰博士担心的是,此轮央企扩张潮下,对民营资本的挤压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比如,两大石油巨头垄断各个环节,民营企业很难插入,与央企巨头比,他们的声音就微弱了。而海外公司如BP、壳牌也进入中国市场,导致民企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在央企和地方政府这对颇受争议的组合中,问题还是出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体制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祁光华认为,“评价体系不科学,导致地方政府的职能一直有失位和越位的情况发生。地方政府本应给市场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但现在还是‘惟经济指标’。”

  祁光华透露,这个问题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廷祯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