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通讯:二十年前山西曾与经济“特区”擦肩而过

2010年12月14日 0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太原12月13日电 题:二十年前山西曾与经济“特区”擦肩而过

  作者 张雷杰 白克玲

  13日,中国政府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事实上,对于山西,这并不是这个资源省份第一次被“特区待遇”相中。

  现任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的吕日周说:“全省作为试验区,这是山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机会,山西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次机遇,如果错失,山西将落后几十年的发展。”

  据这位山西省朔州市首任市长介绍,20年前由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划定、鼓励“放开胆子干”的朔州市,曾经有望成为“内地香港”。

  吕日周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山西综合改革试点县原平县就是一个实例:1983年,吕日周被安排到山西省惟一的改革试点县原平担任县委书记。3年时间,原平县的工业利税超过了原忻州地区其他13个县市的总和。“原平经验”轰动全国,得到国务院赞赏的同时也被全国各地借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亲自批准,由阿曼德·哈默所领导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在山西省平鲁县和朔县境内开发一座年开采能力为1500万吨的露天煤矿,在这座共有储量126亿吨的煤田上,中美双方合作,共开采4.5亿吨。

  1987年9月10日,中美合作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后来建成的朔州市,举行投产典礼。

  1989年元月,由于在朔县、平鲁县区域内先后建成一座大电厂、一座世界级中美合资大型露天煤矿,国务院批准,划雁北地区的朔县、平鲁县、山阴县,设立朔州市,为两大企业服务。

  1989年,吕日周担任了朔州的市政府筹备组长、首任市长。

  “当时,邓小平同时提出要在中国内地再建一个香港。”吕日周说,“中国内陆外籍人士人数最多、工作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朔州,中国煤电工业集中而发达的地方是朔州,还可以开发若干小型露天煤矿。”

  朔州成为“内地香港”的最佳选择。吕日周强调,除了上述特点外,朔州煤炭采掘大部分属于露天开采,并且建市起步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想、文化、政策等上层建筑的各方面,都有可能有一个全新的建设,这将是其它地方无可比拟的。

  这一想法在吸纳了众多有识之士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成为当时朔州市建市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为此,当地人开始觉得朔州成为中国的第二个香港,不是梦想。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新成立的朔州市成为当时中国甚至世界最为瞩目的地方。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外界预想的那么顺利”,由于种种因素,最终山西与经济“特区”擦肩而过。

  吕日周认为,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人们也不免有担心。“生产力水平不同、东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等问题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