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把握好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

2010年12月14日 08: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明确了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对于应对我们面临的复杂局面,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过近两年实施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危机中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新发展。这些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并未结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可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需要加快解决。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影响,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形势,这对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宏观调控的核心在于,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复杂的形势以及调控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必须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外界特别关注的是,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回归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状态。财政政策仍然坚持积极的取向。货币政策重在调总量,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为了缓解通胀压力、防范金融风险,需要管好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这种积极稳健的调控搭配本身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都体现出针对不同领域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鲜明特点,都面临着优化结构的任务。财政政策对农业、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领域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对于一般性支出下决心压缩,尤其强调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性管理,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货币政策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这种调控加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在促发展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促发展,针对性更强,因而更稳妥、更有效。

  当前,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的特征明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输入的因素。出口的稳定性,既取决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也取决于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之间汇率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国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世界经济走势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同国家将会采取何种进一步的经济对策尚难预料,这些变数都不可避免波及到国内经济。

  与此同时,我们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护就业的持续增长,又要平抑物价,稳定经济大局,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冲击,还要调整结构,促进经济上水平,这些多重目标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另一个因素。

  面对这些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要加强科学研判和统筹安排,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促增长、稳物价、调结构的目的,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只要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就一定能够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取得新进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新跨越,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让亿万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阐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中国宏观调控转向"积极稳健"应对"十二五"复杂开局之年

  面对“十二五”开局的复杂经济形势,12日闭幕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中国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竭力打破经济转型中增速骤降的“历史魔咒”

  中国已经下定决心,必须分秒必争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因为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显著变化,后者已经难以为继了。不过,中国也必须同步协调好转型与增长的关系,即在进行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同时,也要竭力避免经济增长的剧烈减速。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