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银幕“购物狂”透视女性消费心理(2)

2010年12月20日 16:29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类似电影还有美国电影《美国空姐》(2003)、日本电影《大和抚子》(2000)等。这些电影对购物成狂的拜金女郎含有批判成分,但某种程度上也渲染了物化世界声色犬马令人沉迷的一面。这种矛盾态度仿佛一个双面人,一面板起面孔斥责败家之害,一面却对奢华生活流露艳羡之意。这两种面孔,究竟哪一种更真实呢?诚如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云:“人们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

  剖析购物狂的病理原因

  此类电影,还提供了剖析购物狂病理原因的生动范例。对于多数女性而言,疯狂购物是发泄情绪的需要,或是表现情感诉求的途径。

  在《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丽贝卡每当情绪落寞之时,就会产生不可遏抑的购物冲动。诚如她的独白:“买东西让世界变得美好起来,很温暖,而现在它不美好了,我又要去购物了。”同样,我们看到,丽贝卡最后成功戒除购物瘾,也是因为爱情的滋养使其重新找回了温暖和快乐。

  香港电影《天生购物狂》(2006)中的女主人公方芳芳也是如此。她身世凄凉,自小被父母抛弃,缺少家庭温暖,长大成人后,似乎只有在狂热购物中才能找到快乐。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2009)中的苏菲失恋后,为重新赢得男友的眷顾,她所使出的第一夺爱招式便是疯狂购物,目的在于改变个人风格,增强自我魅力值。不仅女人如此,甚至男性都需要在购物中寻找慰藉。电影《耍酷一族》(1995)中,无药可救的浪漫主义者T.S.与布朗迪两人被女友抛弃后,心碎的他们选择到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寻求安慰。所以有网友说,我们消费的不是金钱,是寂寞。

  当然,仔细思量购物狂背后的病理原因,这是个令人略感沉重的话题。以悲剧形式呈现女性的拜物心理,早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项链》以及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尼早餐》等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揭示。戏剧家尤奈斯库云:“只有喜剧才能给我们力量去承担存在的悲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这类电影都偏好以喜剧形式来演绎购物狂形象。

  相关链接:

  购物狂算不算精神病?

  很多人误以为“购物狂”是近年来新生的概念,事实上,这个词最早是用来描述那些购物上瘾而不能自控的精神症候的。早在1915年前后,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就在教科书上描述了这种病症,并给它取名为Onimomania(购物狂),这个词自诞生之后便很快传播开来。

  《美国精神病学期刊》曾刊登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家劳林·克兰教授的研究,美国有1000多万人经常昼伏夜出疯狂网购,而这些人大部分是女性。她们购物上瘾就像酗酒或赌博成瘾一样,经常无法控制地购买一些并不实用或价格不菲的物品,陷自己于困厄之境。有些人甚至需要以抗抑郁药物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由此,专家们正在考虑是否将它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就像《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的丽贝卡,在商场促销活动中为抢购一双璞琪靴子而和别人大打出手,这显然不是正常人所为;在《天生购物狂》中,同为购物狂的方芳芳和丁叮当俨然都是病人,而且病得不轻,前者属于冲动性控制失调行为,后者则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症状。

  无可否认,将购物狂划入精神疾病会引起人们对此种症候的关注。但是,这是否也存在“泛精神病”的倾向呢?我们这个时代,凡是人类行为中存在问题的部分,都逐渐被划入精神病领域。而这可能会令人忽视了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因素,比如媒体和广告的影响,比如信用卡鼓励人们负债消费,以及商场打折促销等营销策略。此种社会问题,同样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赵晓辉)  来源:世界新闻报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