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大蒜价格一路走低 炒蒜者也悲叹“蒜你狠”

2010年12月22日 17:38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岁末临近,喧嚣了大半年的大蒜价格一路走低,在山东金乡县这个具有蒜价风向标作用的地方,有超过一半蒜商面临巨额亏损的市场压力。

  记者在金乡县采访发现,这些蒜商的心态十分复杂,恐慌、焦虑、迷茫,甚至夹杂着连自己都不愿提及的后悔。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对炒蒜这一有可能迅速致富的行当寄予厚望。

  当地一些蒜商表示,大蒜市场信息不对称,每个炒蒜者如同盲人摸象,在一个不知结局的赌场里不停地下赌注。

  蒜价:月初14.2元 月末8.2元

  山东金乡县是我国最大的大蒜集散地之一,有“大蒜华尔街”之称。这个县的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大厅前的空地上,从每年九月到来年五月的每天上午九点半,这里都会聚集上百个骑三轮车或开汽车来的大蒜经纪人,最多时将近700人,他们在这里互相交换大蒜交易的价格信息。

  今年收获新蒜的季节,一些蒜商乐观地喊出“看涨到每公斤20元”的口号。起初蒜价一路猛涨,最高冲到每公斤14元多。然而,进入11月份,蒜价暴跌,从月初的每公斤14.2元降至月末的每公斤8.2元,单月下跌逾40%。

  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交易大厅经理杨桂华说,价格最低时,九成以上蒜商亏本,现在价格有所回升,亏本者仍超过一半。记者采访发现,面对亏本,不少蒜商呈现出焦虑、恐慌甚至是后悔的心态。

  蒜商:一买一卖亏损8万多元

  28岁的刘云从事大蒜生意已有五年,现在手里还有30多吨蒜芯。进入10月份,蒜芯价格一路下挫,远远低于他收购时的成本价,这让他心情一直不好。刘云估算了一下自己的亏损情况:今年9月初,他与四位合作伙伴以每公斤7.6元的价格收购了30多吨蒜芯,12月16日当天的价格是每公斤4.8元。“即使不算人工和储藏成本,单是一买一卖我就亏损了8万多元。”刘云说。

  当记者问是否对这次的投资感到后悔时,刘云悄悄地看了看不远处的搭档,摇了摇头说:“不后悔。”随后,刘云又低下头小声地对记者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不能说,我们既然搭档一起做这个生意,说后悔了就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在采访中,不少蒜商或多或少流露出与刘云一样的心态,虽然亏了钱,但又不敢或不愿正视现实。

  刘云经常站在大厅前的路边观察来往的大货车,他认为这是表明大蒜行情好坏的一个重要信号。“只要有外地的大车频繁从我们县往外运大蒜,说明行情不错,买家多了起来,我心里就很舒服;如果大货车很少甚至没有,说明行情很不好,我可能会亏得更多。”

  不光刘云一个人,记者采访到的十几个储蒜商和经纪人,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此次大蒜价格为什么快速下跌,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预估的行情上。

  蒜市:对于炒家来说都是“赌”

  “其实,每年国内消费和出口大蒜的需求是基本固定的,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是,从蒜农、冷库主到经纪人、储蒜商,谁都不清楚今年大蒜产量到底是多少,也不知道可以卖出多少大蒜。整个大蒜市场,就是一笔糊涂账。”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交易大厅经理杨桂华说。

  杨桂华认为,大蒜市场的这种状态“很可怕”。他说:“虽然大蒜加工和出口等企业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大蒜,但是,自上而下不断炒作的大蒜行情,让他们也卷入了混沌状态,对处在大蒜交易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人来说,似乎都感到糊涂。”

  在交易大厅外的一个宣传栏上,有人在这里贴了两张告示,其中一个标题为“蒜商情绪稳定,蒜价明显反弹”,此告示除了引用没有确切来源的数据来证明蒜价正在回升外,还用粗体大字以“贱价抛售,后悔晚矣”作结束语;另一个则写道:“不论是蒜瓣还是蒜头前景都是美好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采访中,没有人知道两张告示的来源。“我们根本不相信告示上说的,说不定是一些大户亏得太多了,想做局把价格抬上去,好趁机出手。”刘云面对告示不屑一顾地说。

  还有的蒜商表示,在南店子市场,各种信息满天飞,真真假假,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目的,有人想抬价出手,有人想压价买入,这时候就看各自的判断了,赌对了就赚,赌错了就赔。杨桂华说,对于炒家来说,卖或不卖,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其实都是“赌”。

  卖觉得亏不卖怕更亏 两难!

  当初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而来,而今大蒜市场行情暴跌,一些蒜商回忆起炒作大蒜的酸甜苦辣,深感心力交瘁。

  刘云的合作伙伴老郭今年29岁,一家6口,一个5岁的孩子体质孱弱,算上孩子看病,一家人这两年的年开销超过3万元。为了炒蒜,老郭贷款5万元,还找亲戚借来了10万元,“贷款的利息每个月500元,一共贷了4个月,借的钱也还要支付利息。”

  7月上旬,刘云和老郭每天开车到处转悠,验货、议价、过秤、装卸,拉回来后还要把蒜瓣全部筛选一遍,分拣出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装包入库后还要盘账,损耗多少,收支多少,要盘得清清楚楚。

  “行情好的时候说是收蒜,其实更像是抢蒜。有一次,我和一个卖家谈好了,这时另一个蒜商出的价格比我高,我们发生了争执,差点没动手。”老郭说,“其实这样的事情常有。”

  刘云告诉记者,卖蒜时更是对心理的一种折磨,每一次价格波动都让人紧张。“涨钱了,心里暖烘烘的,掉钱了,脑袋嗡嗡响,价格一斤差一毛,30吨就是6000元。”刘云说,“11月掉得最厉害,平均一天掉一毛,想自杀的心都有。”

  11月底到12月初,大蒜价格又有小幅上升。刘云高兴之余也有忐忑,“谁知道是真的涨价还是大户‘做局’呢?现在卖觉得亏,不卖又怕更亏,两难。”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