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国新吹响央企“集结号” 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

2010年12月23日 10:11 来源:国家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谢企华任董事长 刘东生任总经理 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元

  定位: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的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

  划归:非国计民生型央企,或承担特殊职能企业

  任务:持有相关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配合央企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投二号”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12月22日,被业界称为“中投二号”的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将出任国新公司的董事长,现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东生将担任总经理,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称之为“国资委的一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推手”。随着这一国有资本运作平台的正式诞生,央企重组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周期。

  定位“辗转而出”

  “中投二号”之称,是相对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汇金公司而言。被称为“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主要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而国务院国资委打造的国新公司则是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国新公司是国资委旗下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另两家是中国诚通和国开投,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而国开投主要做基础领域的投资。

  事实上,早在4年前,国资委就已经开始筹备组建这家致力于加速央企重组的资产管理公司,3年前就已启动调研,2009年3月,国资委就将“中投2号”的草案报送国务院,今年2月正式获批。

  然而由于国资委在“一把手”交替任命上的悬而未决使挂牌进程一度受阻。直到8月末,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王勇接任,市场关于“中投二号”出世的猜测再度风生水起。

  虽然炒作不断,官方仍是杳无音信。直到11月,邵宁再发声音,称国新公司有望在年内挂牌。据了解,定位、划入企业以及人事等问题是困扰国新公司迟迟不能成立的一大原因。

  终成“重要配角”

  “国新公司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在国新公司成立大会上指出:首先,国新公司是一家企业;其次,国新公司的任务主要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第三,国新公司是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投资公司。

  王勇指出,国新公司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配合中央企业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此前对于最终哪些央企将被划入国新公司,外界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

  国务院国资委给出的答案是“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与其他大型中央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大、重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大的企业;或者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某一家产业型企业的企业”。

  “现在来看,国新公司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配合央企的整体上市,这些央企上市后,会有大量的被剥离资产,而这些不是主流的资产往往具有数量大、比较分散的特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在央企重组过程中,国新公司是重要的配角。

  事实上,就在国新公司正式成立之前,资本市场上已经闪现了国新的身影。12月18日,五矿发展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中,其控股股东中国五矿集团联合两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五矿股份。而国新公司即是上述两家战略投资者之一,持股2.5%。业内认为是为了助推五矿整体上市,也是国务院国资委探索通过国资经营公司持股的开始。

  重组“质大于量”

  国新的成立,被普遍看作是国务院国资委加速央企重组的信号。

  早在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重组企业户数的计划和完成的时限,即“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虽然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就一直以每年10家左右的速度对央企进行重组,但是进入2010年,央企重组速度明显放慢,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仅完成3起重组。

  然而2010年底将至,目前央企总数仍有122家之多。由此来看要达成之前的承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此,王勇坦言,“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年底前还需要完成20多家这类企业的重组,远超过以往每年重组企业的户数,要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完成重组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他表示,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总结和坚持过去的成功经验:一是在企业自愿或同意的基础上推进重组,这样才能确保重组后双方能够顺利融合并保证企业的稳定;二是优化配置资源,保证重组的质量和效果。

  这与此前媒体披露的权威人士“未来将按‘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原则推进”的说法颇为吻合。

  对此,宋颂兴认为,衡量央企重组的标准在于质量,要根据具体的产业结构和国家战略目标来定,没有必要为了达成数量而盲目推进重组。同时,宋颂兴指出,从目前央企重组的进程来看,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央企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重组进程中要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记者 史燕君)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