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破解“顺风车”瓶颈 助力“双碳”和市民就业增收

破解“顺风车”瓶颈 助力“双碳”和市民就业增收

2022年01月25日 14:16 来源:成都商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22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在金牛宾馆开幕。在今年的“两会时间”,不少政协委员聚焦“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两会”开幕前一天晚11时许,成都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劲夫刚在后台系统上传完今年所带来的14份提案,围绕金融、民生、政务监督等社会各界和市民所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管理和发展顺风车的建议关系广大市民切身出行便捷,引起了关注和热议。

  建章立制 破除发展“瓶颈”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六稳’、‘六保’,特别强调对于就业、民生以及市场主体的保障。顺风车分摊费用出行、提高道路使用率、降低交通拥堵、城市减碳等功能符合当前经济社会所需,巨大的市场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为稳就业、稳民生贡献力量。”经过一段时间深入调研,王劲夫得到了更多数据,“成都顺风车订单量约为4.2万单/天,对应碳减排约21万吨/年,提供了近10万个居民多渠道增收岗位和近2万个全职岗位”,他认为,鼓励该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应针对尚存在的监管灰色地带、定价僵化等制约性问题建章立制,破除发展“瓶颈”。

  王劲夫认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顺风车与未获得经营许可的“黑车”之间法律界限尚未清晰界定,行政执法、司法实践对顺风车是否属于非法运营的认定模糊,简单粗暴把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出行当非法运营打击屡有发生。其次,在当前制度设计上,顺风车车主向乘客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但这一内涵相对模糊,无法匹配准确的规则和制度,也没有综合考虑车主因提供合乘而要额外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车辆载重和磨损等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主集约通勤、乘客绿色出行的积极性。

  划清“黑车”和“顺风车”分界线

  为公众分享出行提供保障

  作为法律工作者,王劲夫从制度入手,提出“将顺风车服务纳入监管使其合规化、重新对顺风车定价进行指导、严格管理顺风车平台方和司乘行为、培育和鼓励顺风车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希望能通过严管平台,严格数据对接等工作,划清“黑车”和“顺风车”分界线,更好地为公众分享出行提供保障。

  “汽车尾气是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鼓励城市出行合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措施,下一步应建立统计模型,科学、准确、系统地评估合乘出行的碳减值,推动顺风车行业的社会价值认定,与此同时,培育和鼓励在蓉顺风车平台做大做强,为城市‘双碳’战略贡献力量。”

  此外,去年王劲夫委员就密切关注“换电”代替“充电”的产业迭代,今年他再次呼吁,提交了《关于推动电动两轮车离电视换电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建议》。

  除以上意见建议,他还带来了系列提案,包括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政府采购工作加强监督、发挥特色商业街区在城市对外形象展示中的重要窗口作用、加强燃气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合规能力等方面,“总共提交了14份提案,把近年调研视察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议,希望不少‘瓶颈’能得到有效破解。”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郭晶晶

【编辑:左雨晴】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