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月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收窄 保供稳价措施有效

1月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收窄 保供稳价措施有效

2022年02月17日 09:19 来源:中国证券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CPI将延续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会进一步回落,物价将保持平稳运行。温和的物价运行态势,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靠前发力,提振对经济和市场运行的预期。

  保供稳价措施有效

  今年首月我国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CPI涨幅跌破1%。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说,1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内服务业恢复节奏放缓,1月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3%,低于季节性均值。二是由于猪肉供应充足,加之“菜篮子”保供稳价措施有效落实,1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4%,也低于季节性均值。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1月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与上月相同。

  核心CPI同比涨幅高于CPI同比涨幅,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这反映出国内需求仍待提振。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从二者比较看,目前核心CPI相对稳定,但上涨趋势值得关注。

  1月PPI同比涨幅连续第3个月收窄。得益于保供稳价措施,1月,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走低,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回落。

  “1月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与保供稳价措施密切相关。”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保供稳价措施起到了抑制重要工业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的作用。

  物价将保持平稳

  当前海外经济体的通胀“高烧不退”,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是否会对我国产生影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可能对国内形成输入型通胀压力。但是,我国加大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力度,效果比较明显。下一阶段,受高基数影响,预计PPI涨幅将进一步回落。伴随我国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出台,政策效果有望持续显现,预计影响可控。

  输入型通胀压力可控已成共识。高瑞东解释,一方面,从核心CPI的表现看,当前终端需求依旧不强,企业持续提价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当前中下游企业提价是针对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滞后调整,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保供稳价措施推动下,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

  此外,在PPI涨幅回落趋势下,由PPI向CPI的传导压力将减轻。综合多重因素看,CPI涨幅有望保持温和。

  从猪肉价格影响看,周茂华表示,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跨周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需求有望稳步回升,猪肉价格将触底企稳,带动CPI同比涨幅适度回升。从食品价格影响看,CPI同比涨幅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但当前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居民必需消费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综合来看,预计国内物价将保持温和运行态势。”他说。

  政策调控迎来有利时机

  目前,对政策调控、经济增长和市场运行来说,国内物价保持平稳都是好消息。

  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政策调控有空间。“1月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给货币政策留出一定空间。”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说,由于1月货币信贷数据超预期,2月货币政策操作将以稳为主。

  国内物价平稳运行,也为稳增长提供时间窗口。滕泰建议,集中精力,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若CPI涨幅扩大,宏观政策可能将面临稳增长和控物价的双重挑战。”滕泰说。

  国内物价平稳运行,对A股市场也是利好。前海开源基金管理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物价保持温和运行态势,为货币政策靠前发力提供有利条件,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流动性的充裕与增长预期的改善,有望提振市场信心,支持A股市场稳定运行。

  从价格变化趋势出发,有机构认为,有些产品受周期性、行业属性等影响,其价格将与去年形成价格差。投资者可围绕这些价格差展开布局,如生猪养殖、休闲食品等板块。

【编辑:蒋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