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云南超七成烂尾楼已盘活——“烂尾楼”如何新生

云南超七成烂尾楼已盘活——“烂尾楼”如何新生

2022年04月10日 05:22 来源:经济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云南昆明市民刘凯强每次路过滇缅大道和昌源北路交叉口的一处工地时,内心便五味杂陈。2019年6月份,刘凯强在位于此处的西城时代·西锦里楼盘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按照合同约定,2020年9月30日前他就能收到新房。但是,2019年底,开发商突然宣布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工地也停工至今。“我家就‘烂尾’了。”他说。

  “烂尾楼”不仅损害购房者利益,也影响城市形象。除了西城时代,昆明的丽阳星城、西南海、别样幸福城,楚雄的万湖东城,玉溪的玉水金岸项目,文山的顺城·百世兴项目……云南多个州市均有“烂尾楼”存在,有的楼盘烂尾时间长达10年以上,成为城市治理的疴疾。

  对症下药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一份报告中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省共有334个烂尾楼盘。昆明市住建局在2021年12月的一份答复函中提到,昆明纳入省级协调机制办公室烂尾楼项目共有112个,数量占全省1/3。

  “形成烂尾楼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在昆明从事房产工作多年的经纪人郭静琳表示,比如开发商经营不善、建设资金链断裂、项目涉及经济纠纷、开发商违法违规等都可能导致工程停工。“昆明现在的烂尾楼大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城市改造项目引进很多中小房企,资金链一旦出问题就难有回旋余地。”

  每个楼盘烂尾的症结不同,所以如何合理处置每一处烂尾楼,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难度也很大。

  为化解烂尾楼难题,云南省住建厅在2020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力清理整治烂尾楼的通知》,要求各州市住建部门于2020年4月30日前全面摸清底数和真实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工作方案,确保全省“烂尾及遗留问题”全部清零。

  2021年以来,云南省住建厅深入开展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先后在云南全省范围内多次开展烂尾楼大排查实地督导调研,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省级协调机制全体成员会议,健全完善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多部门协调联动推进烂尾楼清理整治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全省334个烂尾楼盘,已基本盘活248个,化解率为74.25%,有效化解了近29万户、85万人烂尾楼购房业主的难事。

  有效化解

  昆明丽阳星城二期项目是昆明成功化解烂尾楼的一个案例。

  3月22日,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街道海源北路和慧谷路交叉口的金川府小区正在加紧施工中,部分楼栋工程已经进入封顶阶段。楼盘销售人员鲁力和介绍说:“这个楼盘地块是原先的丽阳星城烂尾楼,新的开发商接盘后爆破拆除了烂尾工程并重新规划建设,目前项目开发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下半年会顺利交房。”

  记者了解到,2011年启动建设的丽阳星城二期项目,规划有住宅、商业和写字楼。2012年开发商昆明西山土地房屋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后,项目被云锡地产接盘并更名为云锡·金地,但云锡·金地仍未摆脱烂尾的命运。2013年7月,云锡·金地因各种原因建设停工,一“烂”8年。直到2021年1月,云南鸿禾置业有限公司以9.79亿元拿下昆明西房地产100%股权及债权,并重新开发建设,该烂尾楼才得以“重生”。

  加快进度

  据了解,根据前期化解经验总结,加快化解进度,2021年9月,昆明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化解烂尾项目遗留问题项目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围绕清退无实力企业,处理欠缴土地出让金及闲置土地,分类型分情况加快办理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相关手续,灵活采取执行及查封措施,按照“证缴分离”的原则办理不动产证书等方面开展化解。针对烂尾楼项目普遍存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昆明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试行)》,对全市范围内房地产项目的预售资金进一步加强监管。

  据统计,2021年昆明市112个烂尾楼已化解68个,化解率达60%,剩余的烂尾楼项目,力争在2022年内化解完成。大理州、昭通市、德宏州、临沧市、红河州化解率均已超过70%。

  2022年1月26日,2022年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议明确时间表,要求“2022年要深化烂尾楼清理整治行动,3月底前,大理、迪庆、普洱等州市要力争率先清零;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烂尾楼清理整治任务”。

  “‘烂尾楼’核心是民生,外部是形象,既要做到保交房、保民生、保稳定,又要治愈城市伤疤,维护好城市形象。”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勇表示,要严格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要求,逐一找准问题和病因,逐一妥善解决化解盘活存量烂尾楼,同时更要举一反三,坚决防止新增烂尾楼。(经济日报记者 曹 松)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