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银行斥千亿支持中航工业 资金将用于核心产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10银行斥千亿支持中航工业 资金将用于核心产业
2009年01月09日 10:18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成立刚刚两个多月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双喜临门:先是分别与国内10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累计获得176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这是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授信额度最大的一次银企合作;紧接着,又与天津市合资成立了中航直升机公司,率先将民用直升机业务布局天津。

  银行力挺中航

  昨天上午9时,中航工业与国内10家银行的银企合作协议在人民大会堂签署。记者注意到,签约仪式“阵容”强大,不仅签约双方均派出高层前往,还邀请到财政部、税务总局、国资委、银监会等部委领导出席。

  按照协议,10家银行将向中航工业提供总额达1760亿元的授信额度(详见附表)。这不仅是今年以来我国授信额度最大的一次银企合作,也是国内金融机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中航工业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仪式后,中航工业还将继续推进银企合作,预计未来累计可获得总额超过2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

  在签约仪式上,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代表10家银行发言。他表示,中航工业是中国航空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继承了中国航空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就,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这样实力雄厚的客户合作,是金融企业的荣幸。

  资金将用于核心产业

  中航工业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于2008年11月6日正式成立,是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下辖近200家子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总资产2900多亿元,员工近40万人。中航工业成立之后,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到2017年挑战收入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昨天向本报记者透露,此次获得的1760亿元银行授信将集中投放于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等核心产业。“中航工业目前正在做的一件大事是在3个沿海城市建立3个航空产业基地,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林左鸣介绍说,这3个航空产业基地分别是天津的直升机公司、上海的民用发动机公司和珠海的通用飞机公司。“之所以在这3个沿海城市建立航空产业基地,就是要把中航工业在全国相关产业的资产和股权整合到一起,推动沿海与内地的互动,为高科技产品找到一个出海口。”

  林左鸣透露,目前中航工业已经与加拿大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宇航就C系列飞机研制达成了初步意向,该型飞机为110座-149座级飞机,中航工业将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生产,首飞时间预计在2014年。该机型交付市场后,将成为波音737飞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林左鸣透露,为了快速发展核心产业,除获得银行授信之外,中航工业自己还在积极寻求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目前,中航工业正酝酿成立规模为50亿元的航空产业基金,集团旗下的20多家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等形式进行融资。

  中航直升机公司诞生

  林左鸣提到的天津直升机公司昨天便顺利地“呱呱落地”。当天,在与10家银行签署银企合作协议之后,中航工业便与天津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中国直升机产业核心聚集基地的合作协议》和《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协议书》,宣布共同组建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工业副总经理、中航直升机公司筹建人李方勇透露,中航直升机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80亿元,由中航工业和天津市按照69%和31%的股权比例分别出资,出资形式包括资产和现金。中航直升机公司将本着夯实存量、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在天津重点发展民用直升机项目。按照此次签署的协议,天津市将优先采购中航直升机公司生产的直升机,中航直升机公司则将协助天津进行直升机的使用和维护,并依托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将公司发展成为高科技、外向型、国际化的龙头式航空企业。

  李方勇表示,根据中航工业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3000架直升机,而目前全国仅有百余架,市场空间非常大。中航工业计划在3年之内实现直升机业务的整体上市,在10年之内实现300亿至400亿元的销售规模,“中航直升机公司将从今年开始在天津总装轻型民用直升机,力争到2011年建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哈尔滨、景德镇和保定三地为基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完整直升机产业链,使我国直升机产业形成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记者李英辉)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