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1.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去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1.2%
2009年01月04日 1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4日发布报告显示,2008年12月宏观经济现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1.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三个月低于50%。分析师表示,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回落状态,但出现底部徘徊迹象。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本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基本特点是“继续维持低位运行、略现回升”。同上月相比,12个指数中,只有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势较为明显,升幅分别为3.9、5.0和6.1个百分点。虽然有所回升,但由于之前回落较多,除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高于50%以外,其余各项指数均低于50%,尤其以新出口订单指数为最低,只有30.7%。

  本月20个行业中,只有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2个行业高于50%,其余18个行业均低于5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10个行业不足40%。

  针对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12月份的PMI指数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回落状态,但出现底部徘徊迹象。对生产和市场判断好转的采购经理有所增加。随着库存调整的减弱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显现,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趋稳。”

  新订单指数有所回升。本月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5.0个百分点,达到37.3%。但依然是低水平,已经连续3个月低于50%。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4个行业高于50%;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16个行业低于50%,尤其以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为最低,不足30%。

  从新出口订单指数来看,呈小幅回升。本月该指数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30.7%。该指数已连续六个月低于50%。20个行业中,只有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高于50%;其余18个行业均低于50%,尤其以金属制品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个行业为最低,不足30%。

  生产指数小幅回升。本月生产指数为39.4%,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该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低于50%。20个行业中,只有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2个行业高于50%;其余18个行业低于50%,尤其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为最低,不足30%。

  相应于生产指数回升,采购量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本月采购量指数为36.2%,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3个行业高于50%;其余17个行业均低于50%,尤其以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8个行业为最低,不足30%。本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0.6%,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烟草制品业高于50%;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3个行业位于50%临界点;其余16个行业均低于50%,尤其以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为最低,不足20%。

  购进价格指数经历连续五个月显著回落以后,首现回升。本月该指数比上月上升6.1个百分点,达到32.7%。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烟草制品业高于50%;其余19个行业均低于50%,其中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等9个行业低于30%,尤其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最低,不足2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