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美国别墅仅售一美元 中国断供潮或将涌现?(2)

2008年09月05日 02:34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就在楼市即将迎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时,央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促进节约用地的通知》,要求银行在商业性房地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领域加强信贷合法合规审查,其中对规范房地产企业贷款更是提出了五项具体的要求,著名经济学家曹凤岐认为,监管部门此时下发的“限贷令”,再一次体现了监管方收缩银根、防范风险的意愿。

  本栏目记者今年7月份在深圳市采访过一位李小姐,今年初,她在深圳市布吉的一个叫英郡年华的楼盘通过按揭购买了一套40多平米的房子,但是在交了三个月的月供后,李小姐做出断供的决定。

  深圳英郡年华楼盘断供业主李小姐:“太过分了,拼命地降价,现在布吉整个楼盘,英郡是很出名的,它降价降得很出名。”

  原来,李小姐购买英郡年华的单价是11000多元,比她更早一点购买的业主价格更高,最高达到13000多元,但现在新开的三期楼盘售价只有6888元,跌幅超过了40%,同时6888的新房不仅送精装修,送全套家电,还有一系列的优惠。

  李小姐:“现在我那个房子估计也就是30万元都没人要了,太不负责任了,它每天都在跌价。”

  李小姐告诉记者,这套房子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负资产,因为30万都卖不出去,但是她却欠着银行40多万元的贷款,如果再继续养这套房,还贷加利息一共还要付给银行100万元左右,在英郡年华,和李小姐一样做出断供决定的还有两个人,而在深圳,目前选择断供的不仅有像李小姐这样买房自住的人,还有一些炒房客。

  深圳房地产经纪人风雨:“像奥城,据我们掌握的一个不完全的数据现在就有20多套业主已经断供。”

  在我们的节目播出以后不久,国务院一支调研小组专程赴深圳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以及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风险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查,随后深圳市银监局表示,深圳银行业个人房贷业务目前风险可控,在中央财经大学,记者见到了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他告诉记者,虽然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级按揭市场之间存在很大不同,房产首付最低在20%,政策上不允许发放零首付贷款,但是深圳出现断供的根源却与某些银行所谓的“创新型贷款”有着直接的关联。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断供的背后我们也看到的确有一些银行在一开始贷款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暗箱操作就降低了贷款标准了,比如说有的,他首付只付给了银行百分之十,甚至还有这种零首付。”

  在深圳这些银行的所谓贷款创新中,大幅降低了首付比例,由此造成的零首付和首付只有一成的购房者因为成本较低,最有可能首先选择断供。

  李小姐:“本来按国家规定是两成,销售当时也是为了卖房子帮我垫了一成,只付了6万元,其它两个业主断供的都是跟我一样的。”

  记者:“零首付你们以前那个银行做得比较多?”

  深圳某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哪家银行都有。”

  在深圳,记者了解到,在前两年楼市火爆的时候,很多银行都以金融创新的名义想出各种“高招”吸引人们贷款买房,比如,2006年曾推出的“双周供”业务,它允许以“双周”而不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还款,这样,借贷人不仅能缩短还款期,而且还能少交利息,深受欢迎;再比如,“循环贷”业务,它允许人们将商品住房抵押给银行而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这样,借贷人买越多的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贷款额度,更受“炒房客”的追捧,而在这些金融创新项目的帮助下,深圳的房地产价格在去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到去年年底,深圳银行房贷规模已达到700亿元,虽然目前深圳的贷款违约现象尚属“可控”,但是这些类似次贷的盲目创新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郭田勇:“我们只是要强调银行,可以进行创新,但是,创新一定要有底线。”

  该如何看待金融市场中的创新行为,又该如何规避可能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

  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深圳的断供风波,都在提醒我们,金融手段的确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同时更需要警惕带来的风险,一旦市场失去风险控制,失去有效的监管,就一定会点着火药桶,在“2008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就曾强调,金融行业的创新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在房地产市场局势未明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看待金融市场中的创新行为,又该如何规避可能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

  就在楼市即将迎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时,央行、银监会却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促进节约用地的通知》,要求银行在商业性房地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领域加强信贷合法合规审查,其中对规范房地产企业贷款更是提出了五项具体的要求,著名经济学家曹凤岐认为,监管部门此时下发的“限贷令”,再一次体现了监管方收缩银根、防范风险的意愿。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就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价格有些地区下降的也是比较厉害的,假设我们这个房地产的价格再下降的话,实际上就会出现银行的不良贷款,就是说这个出现很多的一些问题。”

  房价走势尚未明朗,管理层又要求银行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查,可以避免因房价下跌而产生的坏账风险。曹凤歧认为,这与目前中央提出一保一控的调控方针十分吻合,只有避免银行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才能确保整体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增长,而同时,银根紧缩带来的房价平稳甚至适当下调也有利于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曹凤岐:“中国还是投资带动,它(房地产)是一个投资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这块投资没有啦,那我们肯定得投资就受到很大的一些个影响啦,影响经济的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

  曹凤岐告诉记者,央行和银监会此轮“限贷令”的出发点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也表明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将采取“有保有压”的区别对待,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违反相关规划、规定,包括闲置土地等,将禁止或限制发放贷款,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稳定整体经济健康运行。

  曹凤岐:“要保一些个我们这个老百姓实用的,比较低价的这些个小户型的这种住房,还要这个继续的开发,继续的来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商,缺乏这个资金,我们该贷还得贷,大概是这样子可能对开发商高涨的一些助贷那当然就,你就不能够支持。”

  长期在美国从事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陈志武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迅速发展,而房地产商又过分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为了保证金融安全,我们不仅要收缩银根,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还应该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放开金融市场的手脚,因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一根本方向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而发生调整,更不应该因一次金融危机就放弃金融化、资本化的发展,因为我们应该看到,在过去差不多40年间,通过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发展,让美国把房地产市场所隐含的风险,通过债券化交易分散到了全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但是相比之下,在今天的中国,完全由中国的银行体系百分之百的承担,这是我们应该要担心的,所以我觉得,从美国次贷危机中间,应该得到一个积极的这个教训是,不仅仅,不应该放弃这些金融化、证券化的发展,而且恰恰要进一步的加快,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把中国的这个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在全球更大的范围之内给它分散出去。”

  搜索关键词:金融安全策略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安全更是迫在眉睫。今天,我们就来搜索一下,看看其他国家在保护金融安全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日本、英国、印度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防止重要的金融资源旁落他国,当地政府都将金融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外资入股本国金融业控制甚严,从不对外资银行采取大开绿灯的政策优惠,即便获准进入本国,也不允许其插手银行核心业务,更不允许从当地取得资金供应。

  和允许外资控股本国银行的少数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大都由本国资本和国有银行控制着。英国是金融的始祖,没有任何人能控制英国银行;法国最大的10家银行中,有8家是国有银行;日本百分之九十多的金融股权也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国一直大力提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但是美国最大的9家银行全部由本土资本控股。

  对于想进入美国的外资银行来说,美国的金融限制尤其严格,比如禁止外资银行在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不支持外资银行在美国当地扩充业务网络经营零售业务;不支持外资银行收购兼并或控股美国银行等等。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设立分行一直路途艰难,至于控股美国银行更是无法想象的。

  半小时观察:要金融创新 更要金融安全

  去年的时候,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可是伴随着负面影响的一步步加剧,次贷危机居然也变成了中国股市大跌、房地产业萎靡的头号借口。

  勿容置疑,经济发展必须要创新,但难在寻找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之间的一个平衡。某种程度上说,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有发展方向与路径的迷失。次贷危机如同斯芬克司提出的一个问题,使我们难以把握金融深化的速度,也迷惑于金融创新究竟是一把怎样的“双刃剑”。

  我们栏目持续关注了房地产业在过去一年的起起伏伏,也关注了一些城市已经出现的“断供风波”,细究一下原因不难发现:大部分购房者之所以选择断供或退房,除了房价下跌的因素外,还因为他们的首付比例非常低,甚至是国家政策明令禁止的“零首付”。显然,这正是开发商和金融机构为了加快销售、抬高房价,以金融创新为名义内外勾结干出来的“猫腻”,而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他们也许会品尝着由此带来的“苦果”。

  次贷危机是一场噩梦,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暴跌也是一场噩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噩梦而不做去睡觉。金融创新、房贷证券化是一种趋势,也是解决房价暴涨暴跌的一剂良药,问题是我们必须提前筑好一道防范金融风险的“防火墙”。(主编:周人杰 记者:李想 摄像:景延、徐胜)

[上一页] [1] [2]

编辑:魏恒】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