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改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学者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改变
2009年01月09日 14:36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严峻挑战,老百姓的生活也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对中央的判断我们怎样理解?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此,我们邀请了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姜长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辛鸣博士,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对话。

  本刊编辑部:近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几个主要指标开始下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又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怎样理解中央的这一判断?

  辛鸣:确实,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系列指标都呈大幅下降的趋势,困难是严重的,挑战是严峻的。在这个时候,中央作出这个判断,固然有鼓舞信心的意味在里边,更重要的是基于客观事实。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确实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

  什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只有先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说到底变还是没变。我个人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就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看,中国目前还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有巨大的“追赶”空间。第二,尽管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还是处于一个“填空”阶段。填什么空?城市化、工业化乃至新农村建设进程方兴未艾,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建设的空间还很大。第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要求在提升。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经济发展既是强大压力,也是强大的动力。

  所以,不管当前面临怎样的困难,但我们经济追赶的态势没有改变,“填空”的空间没有改变,需求的刚性没有改变,这三大因素没有改变,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也就没有发生改变。

  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不能仅仅依据几个数据,而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动力在哪里。

  从一般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是结构变动,而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动力是非常强劲的。动力之一来自就业的不充分,城乡二元矛盾的表现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效率更高的工业、服务业转移,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动力之二来自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动力之三来自消费需求升级、扩大的愿望强烈。过去几十年人民群众吃穿用等物质生活的改善,直接带动食品、纺织、家电等行业的大发展,进而带动与之相关的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消费结构正面临住和行的升级,房地产、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条更长、带动力更强大。

 [1] [2] [3] [下一页]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