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秘书长:今年展会超过了上一届的参展规模(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广交会秘书长:今年展会超过了上一届的参展规模(3)
2009年04月15日 22:27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5日,参加广交会的海内外采购商进入交易会展馆。第105届广交会于当日至5月7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分三期举行,设标准展位55885个,比上届增加265个,展览总面积达到112.5万平方米,共有22104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一届减少237家。 中新社发 宁运喜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李小萌:什么样的桥梁?

  王俊文:36米宽,上面有17部电梯,有遮雨棚、遮阳棚,就是使客商到这个馆里头方便。再一个就是花巨资搞标识和导向,那么大一个馆,那么多的商品,我是一个采购商,我来了以后,到哪里找,找谁,在哪个位置,这次我们增加这样的牌子是1.3万个,我们想用这些对外贸易中心贴心、贴身的一种服务,使我们国内的参展商到会感到温暖,所以我们这一次应该说从对外邀请方面,从对内改进服务,增加他们贴身服务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李小萌:您怎么意识到标识原来不是很清楚,是您自己到场馆去发现挺容易迷路的吗?

  王俊文:过去我参加广交会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标识很重要,确实我们一开始在馆里,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可能考虑得不是很周密,我记得有一次在我们的大桥上有一个上海的客商,接到上海来的一个电话,当时我和我们一个部里的领导就在旁边,他说广交会现在都没有外国人,你去干什么去,这个同志回答说,我现在就在广交会上,我看见了很多外国人,他们打完这个电话以后,意识到我们在旁边,他就跟我说了一句,他说你们这个标识还要再增加一些,再多一些,非常贴心,所以说我们当时第一期,第二期以后,我过去把梁上挂了一个几十万广角费的牌子取消,把这个全部改成标识,当然这是一个例子了,就说明我们意识到这个标识的重要,有这个反映,我们马上就改。所以从这次开始,我们就是要做新,做大,当然我们也是前几次搞了家具展,实际我们是预演,105届广交会预演,去看了一下标识,包括一些展位位置都不一样,有的在一层,有的在二层,有在三层。也有一个例子,在一层的时候,中间是桥梁,大家不一定能够有意识地找到在下边怎么下去,所以我们在铺地毯的时候,直接把红地毯铺向电梯口,就告诉他这个地方是往下引的。另外请了一些引导,导引的女士、小姐,在那儿直接往下引。反正我们就是细化,最大的可能,有可能做到的,我们就要使客商,包括采购商和参展商都能够达到他们的目的,使他们满意。

  李小萌:刚才您讲采购商预期可能还是会比去年要下降,参展商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情况?

  王俊文:目前参展商应该说我们国内应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要寻找商机,我们国内政府也是鼓励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使国内的企业能够走出困境,找到更多的机会,应该说到今天为止,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超过了104届的参展规模,就是参展的面积增加了大概260多个展位,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有所减少,但是面积都被其它的企业拿走了,就说明了什么?一些企业经受不住的,有困难的,退出了,但是更多的强的企业扩大了他们的面积,总体来讲实现了这样一个规模。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国内参展商这一次参展还是比较踊跃的,知道有这样大的困难,也知道市场需求大幅缩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点点机会,我为什么不去争呢?我这次在日本招商,有一个商人他是长年专门购买中国小商品,他应该是30亿美金一年,大概26%采购中国商品,这一次他告诉我,说经济危机情况下,我这个商场是最火,中低档的产品,所以他说这次他又组织强大的人马来参加广交会,说明我们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在全球应该说还是有非常好的声誉的。当然也不排除这一次意想不到的出现,就是反而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参加广交会,购买中国的商品,特别是小商品会增加,我是寄希望于这个。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