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票据首季到期资金过万亿 债市依旧维持牛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央行票据首季到期资金过万亿 债市依旧维持牛市
2009年01月09日 08:41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步入2009年,一度紧张的资金供给呈现出明显宽松的迹象。来自央行的信息显示,一季度到期的央行票据以及公开市场滚动操作将释放资金过万亿元,而央行也少见地将全年货币供给总量目标与GDP挂钩。经济分析人士认为,这为实体经济的复苏与资产价格的上涨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支撑。

  货币供给增加惠及实体经济

  在企业仍面临资金困境之际,一季度央行票据到期等即将带来的逾万亿元为市场所期待。市场预期,根据当前情况,在现行的货币政策下,央行不会再大举收缩流动性,这意味着届时释放的资金将留在市场。“如此,市场的流动性将更加充分,有助于加快实体经济的复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华生认为。

  2008年年初,为应对当时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大量发行票据,回笼资金。如今,针对实体经济的下滑,货币政策转向,增加流动性成为当前要务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把今年全年的货币供应总量目标定为“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目标定在17%左右。

  华生说,这是央行第一次把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与经济增速挂钩,表明了以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心。而M2由于涉及定期储蓄、存款期限长短等不确定因素,此前我国央行主要倚重利率工具进行宏观调控,这次明确M2的全年增长目标,意味着央行将两个工具并用,通过包括加大货币投放在内的综合性手段全力保证货币供给。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也认为,这些举措表明央行有能力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巩固市场信心。

  根据资金流向分析,无论是一季度的新增资金还是全年可预期的货币增量都将首先进入银行,然后有发放信贷和进入银行间市场两个主要去处。姜超认为,尽管银行可能存在惜贷心理,这些资金仍将大量进入实体经济。因为随着降息预期的积蓄,银行还是会选择贷出部分资金,避免今后以更低的利率贷款,导致减少经营利润。

  资金面宽裕有助资产价格上涨

  对于和资金供求密切相关的资本市场,货币供给增加所带来的正效应不言而喻。“尽管这些资金难以直接进入股市,但是流动性充裕之后,会通过各种渠道对资产价格起到推动作用。”华生说。

  有研究证明,流动性变化与股市走势之间相关联。中信建投的报告指出,股市周期与流动性周期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在股市由盛转衰或由衰转盛的关键时点,而流动性拐点往往要早于股市拐点3至12个月。

  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涨跌与市场上资金供求的流动性密不可分。根据中信建投的报告,狭义货币M1与M2的增速缺口与上证指数有很强的相关性。当M1增速相对于M2增速逐渐变大时,说明企业事业和居民定期存款相对增速减慢,资金分流到市场,市场流动性增加,股市上涨。反之亦然。

  “资本市场如船,资金如水,水涨船高,资金充裕必然有助于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上涨。”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勇说。具体而言,一方面,部分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在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债券市场,推动债市走牛;另一方面,银行将资金放贷,激励企业经营,使上市公司的业绩得以提升,亦可促进股市回暖。

  流动性可能继续囤积于债市

  也有观点认为,尽管总体来看流动性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正效应毋庸置疑,但是在外围环境仍不乐观、经济预期尚未根本转变、股市走势依然不振的情况下,这些资金的走向和其对股市的直接推动作用尚待观察。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皓雪认为,目前,市场资金流动性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大量资金囤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造成资金宽裕,并导致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行;另一方面银行惜贷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未来,流动性将继续囤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

  实际上,上述状况已持续一段时期,其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数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并鼓励银行放贷。但资金却源源不断涌入银行间债市,并一次又一次拉低债市收益率。以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为例,2008年12月以来1日和7日回购利率分别下行了78个和73个基点,1日回购利率落在了1%以内,7日回购利率落在了1.5%以内。

  姜超认为,鉴于当前经济前景尚不明朗,面对新增流动性,银行可能倾向于选择大量购买债券,以减轻放贷风险。短期来看,一季度被释放的资金很有可能继续囤积在债券市场,为债券市场提供更多资金供给。他预计,在一段时间内,债市依旧会维持牛市。(新华社 赵晓辉 陶俊洁)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