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 温州探索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金融危机下 温州探索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融资
2009年05月27日 14:19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昨天,2008年大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今天5.15亿元发债资金就开始落实到各发债企业账户,而这笔资金让很多陷入融资窘境的中小型企业一下子就有了底气。

  解说:参与此次债券发行的大连大高阀门从债券的上市中,募集到5300万元,他们等这笔钱已经足足四年了。从2005年开始,他们开始研制核电阀门。但由于阀门实验都是破坏性实验,每次费用低的几十万,高的时候大道上千万,他们曾找银行贷款,也向政府申请过资金支持,最终仍不能满足要求,只有靠研发费用低的小口径阀门打入红沿河核电站,但是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的发展,要求更高级别的阀门,融资做验证实验成为企业最犯愁的事情。

  郎咸东:现在有了融资的渠道以后,我们就会快速发展,能够抢占目前国家提供的机遇,实现核电国产化的要求。

  解说:大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刘岩告诉记者,这次参与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的8家企业,4家来自装备制造业,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还捆绑了一些其他行业的优质企业,以便相互补差,增强债券抗风险能力。

  刘岩:这个债券的特点是还债周期比较长,相对利率比较低,我们要对这批得到债券的企业,从它的产品创新、技术改造上,政府还要给予扶持,要规避风险,使债券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民间借贷一直是有着神秘色彩的灰色地带,在银行贷款难求的情况下,它就成了中小型企业找钱的救命稻草,但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和有效监督,民间借贷也很容易滋生出高风险。不久前我们的记者就来到了具有我国民间借贷样本意义的城市温州进行深入调查。

  解说:在号称“全国印刷城”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记者遇到了经营家族印刷厂的孙素英,她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在开创初期,是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于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民间借贷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像大多数温州生意人一样,她从13岁开始就尝试介入互相拆借资金的“民间互助会”。

  孙素英:打个比方就是说,我现在家里困难,比如说我缺少5万块资金,我就叫十个,一个人给我5千,我们这是三个月付一次,算下来利息只有8厘多一点。

  解说:“民间互助会”一般由一名会首和十名会员组成,以每名会员出资5000元为例,就能筹集到五万元资金,这些钱将按约定时间在各个会员间流动使用,先使用资金的会员要按约定支付给其他会员利息,一旦中间哪个会员还不上钱,会首就要承担责任为他垫付,相应地会长也可以享受到最先无息使用这笔钱的权利。在苍南县的金乡镇记者了解到另一种民间集资的方式,那就是互助会的升级版——标会。

  邵林菊:我们就当这五万块钱是拍卖的,比如我现在很需要这笔钱,我觉得两百块钱值拿这五万的,可能还有其他朋友觉得170、160不等,我们会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打开,打开的时候谁多,这五万块钱就会给谁。

  钱龚雪:现在我们这边大概有四五个会吧,大概有十几二十万吧。

  窦岩:像温州这种民间互助会,其实只是民间借贷最简单、最古老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了解到,如果涉及到一些大规模的民间借贷,就需要一些专业的机构和公司来进行。那么现在在温州很多典当行、担保公司和抵押公司都在进行这方面的业务。随便买一份温州报纸,你也可以看到几十条这样的民间融资的信息。

  解说:按照报纸上的登记,记者随机拨通了几个融资电话。

  窦岩:我想贷100万。

  放贷人:你的用途是什么?

  窦岩:做服装生意。

  放贷人:有抵押吗?

  窦岩:没有。

  放贷人:需要找一个担保人,最好是有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利息我们比较高的,最起码七分,因为这是我们没有保障的前提嘛,一个月你是7万嘛。

  解说:在崇尚熟人经济的温州,更多的人只愿意把钱借给讲诚信的熟人,这种借贷方式大大推动了温州私营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高利润的推动下,一些人也开始降低门槛,把筹来的钱贷给陌生人,收取高额利息,这就是所谓的高利贷或者叫地下钱庄。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向记者介绍了这种地下钱庄的运作模式。

  业内人士:温州民间借贷业内人士一般说这些都是没钱的人,他把别人的钱聚集起来借给一些企业,他们这钱最多的有一个亿。别人存他那里可能是一分利息啊,或者两分利息啊,但他可能就是三分、五分地往外借。这个利润是很高的,你想想,如果一个亿那就要五百万,差不多是银行利息的二十倍。

  窦岩:那借款人能还得起这个钱吗?

  业内人士:我认为是百分之百还不起的,但是就有人愿意走这个钢丝嘛。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