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改革提上议程 学者:民间资本进入缺实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垄断行业改革提上议程 学者:民间资本进入缺实效
2009年05月28日 10:45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重要领域,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几乎年年都在说,但目前看来依然缺乏实效。”某位长期从事民营经济研究的学者,针对近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有关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内容对记者感慨道。他认为,在当前应对危机、拉动投资保增长的背景下,引导和扩大民间资本投入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否则依然难免流于形式。

  由发改委负责起草的上述《意见》,将“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列入“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日程,实际上是近年来我国相关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沿袭和深化。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内称为“非公36条”,其中已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原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此后,随着我国首部《反垄断法》的出台和实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应当说,近年来我国垄断行业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革监管和运营体制、引入非国有资本等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电信、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产业还进行了分拆和重组。无论是电力行业的“减薪”,石化行业开征的“暴利税”,还是民营航空公司的飞机飞上天,广东民企承包铁路,都清楚地表明,垄断行业这一长久以来难以撼动的巨大冰山,已经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消融了一角。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相对于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而言,我国垄断行业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着重重壁垒。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民营经济在垄断行业准入上仍遇到大量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的‘玻璃门’”。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垄断行业中民营资本进入比重最多的不过20%,而有“铁老大”之称的铁路行业,这一比例仅为0.6%。另外,按照目前市场准入格局,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

  “玻璃门”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延缓了相关领域改革的进程,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同时,还应看到,在当前应对危机过程中,国家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相继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举措,力图通过政府投资行为带动社会投资的有效扩大,从而实现保增长的经济目标。然而,在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诸多重要领域,一些制度性、结构性壁垒依然阻碍着社会资本的进入,成为扩大社会投资的一大掣肘。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