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背后"阴谋":澳矿三招诱逼中国接受涨价(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铁矿石谈判背后"阴谋":澳矿三招诱逼中国接受涨价(3)
2009年06月04日 07: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海运费暴涨

  一石二鸟的合围

  “每次铁矿石谈判前,海运费都会上涨,海运费也已经成为铁矿石谈判的筹码了。”长江证券分析师吴云英说,“今年5月以来,随着铁矿石谈判的不断升温,巴西、澳洲至中国的海运费均已出现暴涨。”

  根据最新的航运统计数据,2009年6月2日,巴西至中国的海运费为45美元/吨,而5月1日的运费为18.728美元/吨,一个月涨幅达到140%以上。同样,6月2日,西澳至中国的海运费为20.414美元/吨,较5月1日7.172美元/吨的海运费,一个月上涨幅度高达184%。

  一位不愿具名的铁矿石分析师认为,力拓与必和必拓开始合围淡水河谷,防止中国与其结盟。主要措施就是拉高海运费,放大淡水河谷海运距离长的劣势。截至6月2日的15个交易日内,巴西至中国的海运费涨幅高达一倍多,而巴西、澳洲至中国的海运费价差从10美元/吨被拉大至25美元/吨。从到岸价来讲,这意味澳矿将比巴西矿增加25美元的战略优势。对中方来说,澳矿毫无疑问会成为首选的矿石原料。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雄指出了铁矿石谈判前海运费上涨的逻辑,在铁矿石谈判前,矿企一般都会期租干散货船,不断拉抬海运费,造成运力紧张局面,同时也造成铁矿石需求旺盛的景象。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近期海运费暴涨,铁矿石现货价走高。更多的民营钢厂开始谨慎采购。邯郸地区一家钢厂的采购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在60美元/吨的时候,采购了2个月的用量,差不多300万吨的矿。现在价格涨到70美元/吨。整个6月,我们都不准备买矿了。”

  唐山天柱集团总经理助理刘巍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有三船货在路上,是65美元/吨采购的。依目前的价位,公司不打算买矿。他也担心,中方与外矿的谈判价格过高,给公司带来成本风险。

  一位钢铁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近期,现货矿价格不敢涨得太多,会降低中小钢厂买矿的积极性。同时,国产矿与外矿的价差消失后,市场份额也会提升。因此,三大矿山在“价”与“量”之间,也许只能选择其一。估计6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量会出现明显降幅。

  唐山一家钢厂的采购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海运费涨幅太大,公司已经不敢买矿石了。风险太大,有过教训。”

  事实上,海运费的巨幅波动给铁矿石下游用户带来了巨大风险。2008年6月6日,巴西至中国的海运费曾创108.89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在同年12月5日,又降至6.88美元/吨的低位。同样,2008年6月5日,澳洲至中国的海运费创50.85美元/吨的新纪录;到同年12月5日,降至3.89美元/吨。

  定价权

  硬碰硬的对决

  “我们现在对谈判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结束谈判要由双方来决定。即便6月底谈判没有结果,这也不会影响到国内大钢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5月31日,中钢协拒绝接受日本首发价后,市场担忧延续数十年的国际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机制会不会破裂?如果6月30日谈判没有结果,钢厂正常生产会不会受影响?

  6月3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谨慎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现在对谈判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时候结束谈判要由双方来决定。即便6月底谈判没有结果,这也不会影响到国内大钢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谈判的预期,单尚华表示,中方并不急于谈成。现在的铁矿石市场状况、钢材市场表现,并不能反应全年的市场表现,市场也不可能总处于旺季。

  对于亚洲铁矿石市场可能出现日本价格与中国价格时,单尚华认为,这也很正常。2008年,中国与淡水河谷达成的价格协议,澳洲就没有跟从。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一位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钢厂与三大矿山说到底还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目前来看,澳矿成本也就20-30美元/吨,60美元/吨的离岸价,利润率仍高达100%。钢厂的日子却在亏损边缘挣扎,这需要矿企作出让步。

  胡凯认为,长协谈判机制的三大原则:同一个市场同一个价格;三大矿不卖现货,钢厂不买现货;价格实行年度定价。这些规则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化。去年已经出现不同矿山不同价格的现象。年度定价的长协机制本身带有某种风险,谈判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要作出改变,这需要勇气。

  沿袭多年的铁矿石长协谈判机制需要变革。现货定价、指数定价,以及南钢董事长杨思明建议与钢价挂钩,实行季度定价,这些办法也不乏新意。中钢协也需要作一些思考,从而避免铁矿石价格波动给钢厂带来的风险。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