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2)
2009年06月05日 14:58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B、机遇的泛长三角,安徽将如何融入?

  去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安徽区域发展战略调研组”在离开安徽之时,给安徽留下了思考意见:安徽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在哪里?安徽发展的支撑点在哪里?目标和路径是什么?

  安徽人在思考。在广泛深入调研、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安徽提出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2008年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

  “基本考虑是,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以产业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承接沿海及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制、新模式。”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9市。

  2009年元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请示,并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抓紧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这也是安徽第一个成为“国字号”的规划。

  在谋划设立示范区的同时,安徽以长三角为重点的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一刻也没有放慢。来自安徽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2008年长三角在我省投资额1000万以上项目共4905个,投资总额454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71.9亿元,占全省到位省外资金的55.7%。

  除了这块国家级试验田,安徽还把眼光聚焦在自主创新上,谋划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就指出,“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比较强,应该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总书记特别强调,不管在国际分工还是国内合作上,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合作了也是个“小工”。2008年10月,随着安徽省推进自主创新大会的召开,有安徽“新特区”之称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标志着安徽开始探索一条“产业转移+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路径;也为推进安徽与苏浙沪在科技、教育、人才及其相关产业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编辑:魏恒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